失眠的诊断与治疗(治疗篇)
《外国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张远惠袁强
治疗失眠最重要的应是消除导致失眠的各种因素,如消除心理紧张、改变睡眠环境、避免睡前服用影响睡眠的食物或药物、保持睡眠—觉醒规律、有效的治疗各种神经精神以及内科疾病。当然,较理想的是综合采用多方面的治疗。下面介绍一些药物的和非药物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大学1/3至1/2失眠者去看医生,其中约40%失眠者每日服用安眠药,26%偶尔使用安眠药,33%服用酒精。近30年以来安眠药应用情况变化很大。60年代巴比妥类安眠药用量占总安眠药厨房的55%,70年代则下降至17.2%,而被苯二氮卓类药物所取代,90年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用于失眠则高达72.5%。新近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失眠的报告也有不少。
一种理想的安眠药应该是:①有效、安全;②吸收快、显效快;③白日无残留作用;④无成瘾和依赖。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种类繁多,可分为五大类:①苯二氮卓类;②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虑平;③抗组织胺类,如安泰乐;④巴比妥及非巴比妥类,如巴比妥、鲁米纳;⑤抗精神病药物及其他镇静药,如氯丙嗪、氯氮平、泰尔登、眠而通等。应用最广的系苯二氮卓类药物。
大多数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吸收率(Tmax)在60~90分钟范围内。按药物半衰期长短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代表是三唑仑(Triazolam),它的半衰期只有3.5小时,其他短小还有:去甲羟安定(Oxazpam)、咪唑安定(Midazolam)。常用中效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有:舒乐安定(Estazolam)、阿普唑仑(Alprazolam)、羟基安定(Tmazpam)、氯羟安定(Lorazpam)。长效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有:安定(Diazpam)、硝基安定(Nitrazpam)、氯硝基安定(Clorazpam)、氟基安定(Flurazpam)、氟硝基安定(Flunitrazpam)。一般来说,半衰期短的安眠药比半衰期长的显效快、抑制呼吸弱、白日没有或只有轻微的残留作用,白日残留效应包括:疲乏、头昏、嗜睡、共济失调、注意力下降、记忆减退、操作能力受损,甚至发生意外。另外,短效苯二氮卓安眠药容易出现成瘾,撤药时容易发生反跳性失眠。这种反跳与用药剂量无关,有的人在服药几日、甚至一到两夜后就会产生。半衰期长的催眠药,如氟基安定的半衰期可长达40~小时。虽然半衰期长的安眠药比半衰期短的成瘾性和反跳要小,但显效慢、抑制呼吸、白日残留作用是他的不足之处。
选用安眠药一般可依据失眠类型和药物半衰期而决定。入睡难者适宜选用短效安眠药,维持睡眠障碍或早醒者使用长效安眠药。在NIMH分类中眼中的一过性失眠适宜使用小剂量短效安眠药1~2晚。短期失眠使用安眠药不超过三周,安眠药可选用短效的,睡眠改善1~2夜后应间断用药,停药应有计划,以防反跳。长期失眠患者使用安眠药只是一种辅助性治疗,一般可间断使用长效安眠药。对抑郁症的失眠最好选用非苯二氮卓药物,如Zolpidm、Trazodon等。目前主张短期、间断使用安眠药。从小剂量开始,以小药量两达到满意的睡眠。撤药时应逐渐减量(每五日减原量25%)或以长效安眠药代替短效安眠药以后再逐渐减量。停安眠药后可继续接受卡马西平、心得安、抗抑郁药物的治疗,以防出现戒断反应。
(二)非药物性治疗
非药物性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尤其是慢性失眠。因慢性失眠与高度紧张或高水平觉醒以及入睡时刺激的控制有关,失眠也可通过患者本身试着控制睡眠而恶化。非药物性治疗失眠的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睡眠卫生教育:包括涉及睡眠行为的咨询和教育。改变不良的睡眠环境。指导失眠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量适度,睡和醒要有规律,卧室温度适宜,光线不宜太强,环境安静,避免睡前兴奋性的活动及引用干扰夜眠的饮料(如咖啡、茶)及药品,日间适当的锻炼等。
2.刺激控制训练:这是一套帮助失眠者减少与失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觉醒模式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①只在有睡意时才上床;②床及卧室只用于睡眠,不能再床上阅读,看电视或工作;③若上床15~20分钟不能入睡,则应起床去另外的房间,仅在又有睡意时方回到床上;④无论夜间睡多久,清晨应准时起床;⑤白日不打瞌睡。
3.睡眠约束:即限制睡眠,是教导失眠者减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例如一个人每晚卧床8或9个小时只睡着5小时,睡眠窗即为5小时。当睡眠效率超过90%时允许增加15~20分钟卧床时间,睡眠效率低于80%时应减少15~20分钟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90%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最终,通过周期性调整卧床时间直至达到适当的睡眠时间。
4.放松训练:通过放松训练,以减少精神和躯体的紧张来治疗失眠。放松方法有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沉思、瑜伽、气功、太极拳等。
5.矛盾意向训练:这种方法是说服失眠者从事他(她)们最害怕的失眠行为即不睡。如果失眠者试着不睡,焦虑就会减轻,入睡自然容易。
6.光疗:一定强度的光(~lux)和适当时间的光照可以改变睡眠—觉醒节律。对治疗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如睡眠时相延迟或提前综合征特别有效。
7.时间疗法:适合于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的患者。叮嘱患者每日将睡眠时间提前3小时,直到睡眠—觉醒周期符合一般社会习俗。这种治疗一般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样治好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