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失眠的孤独患者

长大后似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上演一阵失眠,客观主观的理由都各不相同,十分新鲜:很荒唐的是晚上吃多了撑得慌,而又思考“明天早上该吃什么”这样的人生大问题;亦或者是炎炎夏日冷得睡不着;又或者是夜晚突发奇想,要不要养条柴犬,然后思绪便飞出去难以收回;或者是思考人生的意义。失眠倒不是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一是考虑到第二天仍需要上班,本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不会拿起手机打发失眠的时间到转钟,只是半夜无故的自然醒;二是生物钟的一个惯性,那为什么会醒呢,大概是生物钟只管开始不管结束吧。前段时间受智齿的折磨,只能吃流食来解决基本的温饱,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像个无齿的老太太一样,吃遍了所有能煮的糊糊。好在持续一周之后就痊愈了。可能是小病初愈的对于食物的有着不一般的向往。便一不小心高估了自己肠胃功能的消化能力。人就是这么奇怪的生物,在美食让自己痛苦之后,依旧毫不犹豫的选择原谅它,继续用深夜来思考明天的犒赏。男女的体感温度大不一样,每晚26-25的温度,先生都会热醒来,而我却半夜冷得做梦穿着短袖短裤在冰天雪地里。冻醒之后起身关掉空调,满意的睡去。最近闲来无事,也不是最近,似乎工作大多数时间都让我处于一种相对自由的状态,便翻开以前的剧《夏目友人帐》来看,一来学习,二来解压(虽然也不知道有什么压可解的),于是先生每晚便看到我对着一只白色的“卡通猪”笑。我解释说那不是只白猪,而是只有智慧的猫,让他无语。可每次他对那只猫咪的称呼都不一样,“今天可以看你的那只肉团了”“那不是肉团,那是神物”“要不以后养只柴犬”“怎么这么说”“我看你天天在看那只花狗额”“额,那不是狗,那是只猫”最后到了要思考人生的时间,大概是因为人生的选择很多,所以每一步都需要认真的思考,又似乎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所以每一次的选择也决定不了最开始的东西。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是:安逸是好事还是坏事?安逸不得不承认在某种层面上是能力的另一种体现,但同时,因为处于这个年龄(不好意思我又一次的提到年龄),又不安于现状。前些天去某个护肤品专柜试妆的时候,服务人员很自然的问了一句多大了,我愣了一下,傻乎乎的反问,年龄吗?问完我就恨不得找个洞转进去,不然呢,难道问三围?快三十岁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式小说文本里有故事的好年纪,当然不是青春偶像小说,而是都市励志文本。五十岁呢,也要扎着麻花辫穿着好看的碎花裙,做个可爱优雅的小老太太。以前我在考虑三十岁的时候,只想过自己以后如何如何,却未曾考虑过亲人会老去。这两年陆陆续续有朋友突然发这样的消息:奶奶走了,心里很空;爸爸要动手术,我在重症监护室外的地板睡了好几天;外公的牙齿掉没了。每晚想起就睡不着,觉得很害怕。前几年朋友们分享的都是吃喝玩乐,如今渐渐会告诉我,生活哪有这么简单。“等你到了四十岁你就坦然了”“为什么”“因为时间吧你推到了必须独当一面的时候,你必须做个成熟的成年人,再也不能偶尔装作忘记年纪靠卖萌撒娇来解决问题了,即使是无趣无聊的成年人生路也必须要走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zs/124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