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与处理由失眠引发的焦虑情绪

由失眠引发的焦虑情绪

失眠患者通常以难以入睡为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比如躺在床上以后,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脑子反复思考问题,难以自控,越想越兴奋,越兴奋越睡不着。时间久了患者会产生害怕过晚上、害怕上床睡觉的恐惧心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造成焦虑性失眠,使失眠症状更加严重,患者的疲乏感、痛苦感越来越明显,继而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

概念

        01

焦虑(Anxiety):是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情况下,患者表现为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似有大祸临头,惶惶不可终日,伴有心悸、出汗、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每个人的体验表达方式不同,核心是担心和恐惧。

焦虑

危害

●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影响人际关系

引起他人的误解——与人冲突

●影响生活质量

睡眠障碍,躯体不适

前途渺茫,没有未来

生活就是折磨,生不如死

担忧、恐惧、紧张、度日如年

如何应对

直面你的压力源

?积极的态度

?分析压力事件的性质

?确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积极寻找资源及支持系统

?有计划、有步骤拟定解决计划

?讲究策略和技巧并脚踏实际、立即行动

改变认知模式-转换观念

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准确的讲,失眠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但如果演变成焦虑或者抑郁就需要及时就医了。

1、首先要了解失眠的可能原因:比如近期有什么应激事件则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用平常心对待改变,不过度担心未发生的事情,尽早恢复常态;如因躯体疾病诱发失眠,首先去除躯体疾病,失眠也会逐渐好转;如因心理压力导致的失眠,除了治疗失眠之外,还应该同时注意压力的减轻和心理的调适;如因环境嘈杂引起的失眠,那么从改变环境入手。

2、及时寻找专科医生的帮助,正确地使用助眠药物。切忌自己乱服安眠药,造成对安眠药的依赖、成瘾。

3、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每天按时上床、起床,不在床上阅读、看电视、吃东西或睡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

4、失眠患者要避免睡前喝茶、吸烟、喝咖啡、饮酒等。

5、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放松、自我减压。一般睡不着,常常是内心的烦恼太多,乐观开朗、知足常乐才是睡眠的益友。

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惧失眠而引起的焦虑,应学会接受失眠,坦然面对,与失眠和平共处,对睡眠抱有平常心,即使头天晚上只睡了一两个小时,第二天也可以正常上班,越是不挣扎、不畏惧,失眠的干扰就越少。什么时候对失眠不再畏惧了,也就战胜了失眠。

最后小编祝您拥有好睡眠、好心情、好生活!

下一期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健康心理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wh/9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