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都有失眠的烦恼,他们千方百计的想要缓解失眠的症状,但也有一些常见的睡眠误区,如果不小心中了这些错误,那么失眠的症状就会加重。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睡眠误区,要尽量避免。
什么是常见的睡眠误区?
1、睡不着就是失眠
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晚上睡不着就是失眠,其实这是不对的。因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在睡觉前玩手机。看电子产品会让人的大脑亢奋,让人很难入睡,所以睡眠不是很好,可以戒掉睡觉之前玩电子产品的习惯。
2、饮酒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一些人为了改善自己的睡眠,所以喜欢喝一些小酒,以为酒能让人很快就能睡着。睡觉之前饮酒并不能改善睡眠质量,相反会对睡眠造成一定的影响,酒精过多会让人在睡觉的时候突然醒来,而且睡前饮酒对肝脏也有很大的伤害,尤其是肝功能较差的人,最好不要在睡觉之前饮酒。
3、打呼噜表示睡眠质量好
有些人以为,打呼噜就代表着熟睡,睡的很好,但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打鼾不一定是睡着了,而是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如果在睡觉时出现憋气、精神不集中、白天出现疲乏等情况,医院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随时随地入睡就是睡眠好
在生活中有一批人,不管是坐在火车上,还是坐在飞机上,哪怕是在工作之余,都可以很快进入梦乡。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人的睡眠一定很好,但实际上,随时随地入睡并不代表睡眠好,相反,这种人很有可能是因为体力消耗过大,或者是睡眠质量不好,晚上没有足够的睡眠,导致了白天的困倦。
5、每晚要睡8小时
有些人顽固的认为,要想让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下来,至少要睡八个小时。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睡眠的需求也会改变,比如新生儿一天的睡眠时间会超过17个小时,成年人要8个小时左右,老年人5-6个小时就可以了。
要想改善睡眠质量,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在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卧室里要保持清洁,光线要柔和,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在睡觉前可以进行一些锻炼,但是要避免剧烈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