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失眠多梦有可能是身体的这个地方出了

“好烦躁啊,各种睡不着……”

“竟然失眠到5点,我就问还有谁?!”

“翻来覆去睡不着,来个人聊个一块钱~”

类似这样的朋友圈,相信你看到过不少。其实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曾经或正在遭受不同程度失眠的困扰,入睡困难、反复易醒、早醒、甚至通宵不眠。

失眠的病因多且复杂,今天让医院的专家讲讲常见却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胃不和”。

中医对失眠研究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治疗效果也较为理想。中医称失眠为“不寐”“不得卧”,病因有情志因素、饮食内伤、外邪侵袭等等,对应病机亦是多种,如清·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不得卧》提出不寐的五大证候及治法,曰气虚、阴虚、痰滞、水停、胃不和。

“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句话最早出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此多有论述,明·张介宾亦云:“今人有过于饱食或病胀满者,卧必不安,此皆胃气不和之故”。胃不和,已成为临床失眠主要病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中医所指的“胃”不单指西医组织器官胃,中医的胃不和包括脾、胃、肠三方面的功能失调,即整个消化系统的疾病。

“胃不和”和“卧不安”到底是什么关系?

据临床观察,失眠症与胃肠疾病关系十分密切。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类似的体验:下了班邀上朋友去海吃海喝,肚子饿了大半夜出去宵夜或点上一份外卖,睡前饱饱地吃一顿,然后,就睡不着了,有种烦热感,在床上翻来覆去。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郁热,饮食积滞最易郁而化热。所以,很多人失眠的罪魁祸首其实是胃肠不适。通过中医调理脾胃,胃肠积滞一消,郁火得清,气血恢复正常,脾胃升降司职,自然睡眠问题也解决了。

失眠可以算作是脑袋的问题,居然和脾胃关系紧密?这到底是什么道理呢?

1、从中医角度

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升清降浊,为气机升降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若因湿浊阻滞、或食积内停,阻碍气机,升降反作,浊气上犯,或因胃阴不足,虚火上灼,或因胃热炽盛,阴不制阳,阴阳失和,心神受扰,或脾胃亏虚,气血乏源,心神失养,则出现卧不安寐。

2、从西医角度

首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脑和肠关系紧密,肠具有相对独立于大脑的一个神经系统,叫做肠神经系统,所以有学者提出“脑-肠轴”的概念,认为肠神经系统具有独立的调节胃肠道运动、分泌、吸收及血液循环等功能,肠和脑神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以胃肠疾病可以明显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其次,现代医学认为正常的体温调节是睡眠—觉醒节律规律运行的必要条件,由于过食产生的代谢热量过高,夜间体温调控中枢不能在睡眠期使温度下降,从而导致入睡困难及睡眠中易于觉醒等睡眠障碍;

最后,夜间进食过饱,从胃肠道发出的冲动兴奋了脑干网状结构,进而兴奋大脑皮质,也可引起失眠。以上诸方面可以佐证“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

失眠的原因非常复杂,“胃不和”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生活中,若发现经常脾胃不适,又兼有睡眠不佳,二者关系紧密,很有可能就是因果关系!

此时,不妨先主要调理自己的脾胃问题,说不定困扰你多年的失眠随之就轻松解除啦!具体如何调理脾胃,除了一般健康、规律饮食,必要时中医中药调理,建议消化科门诊治疗。

来源

医院、广东发布

责编

肖婷英

禅城发布







































白癜风可以治吗
丹芪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sl/643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