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向前,都会增加一副沉重的枷锁,弯着腰,俯下身,颤抖着爬行,却依然背负不起这份沉重。
电影《蜘蛛侠》里有句名言: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不自觉的把这句话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将成绩好等同于光明的未来,孩子光明的未来等同于这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荣耀。
这份沉重的期待从小就灌输到孩子的脑海里。却不曾想过,即使孩子有这份能力,他们的心理是否有这份承受力。
来访者晓琪见面的第一感受,就会让人心生怜悯。已经是读高二的年纪,却还像一个刚刚进初中,没有完全发育起来的小女孩。身体瘦小,面色苍白,厚厚的眼镜片下藏在一双无助的眼神。
在和晓琪父母的交流中,了解到晓琪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她从小特别爱学习,靠自己的努力顺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她是镇上近几年唯一考入市重点的学生。
从那时起,她也成为了全家族的骄傲和希望,而她也非常努力,成绩一直名列班级甚至年级前茅。可她的身体一直不好,每年都会生病住院,而一旦病好了,她又会加倍努力赶上去,有时凌晨2、3点还在做作业,让人心痛又担心。现在,她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头痛、肚子痛、心跳突然加速的现象,还容易过敏引起剧烈咳嗽,到医院多次检查,都检查不出什么问题,已经休学1个多月。
通过晓琪父母的描述,我们大致判断出晓琪已经出现非常明显的躯体化症状。所谓躯体化症状,就是这样一种现象:患者自觉有很严重的躯体症状如头痛、乏力、失眠、身体不舒服、工作效率下降等,但在相应的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又或者,临床检查中发现的病理改变不足以解释患者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
出现这种躯体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心理问题长期压抑等不到解决。躯体症状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它们主要由心理情绪问题引起,或者说心理情绪问题用躯体症状来表达,这就是躯体化的问题。
在与晓琪的咨询中,得知晓琪的父母最喜欢在她耳边念叨的就是:“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啊。”“你是我们家族的骄傲,要继续努力啊。”“现在吃点苦,以后才能更享福啊。”......
爷爷奶奶,包括叔叔婶婶只要一见面就会不断的要她努力学习,却从来没有人说过让她休息休息,放松一下,而她自己也在这么多双期盼的眼睛下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我有时觉得自己好累好累,真的想躺在床上一觉不醒,但我不敢,我害怕让爸爸妈妈他们失望。”晓琪哭诉道。
“我只能给自己鼓劲,告诉自己再辛苦这两年就好了,可我真的有点坚持不下去了。”
她的手臂上留下了一道道自残的伤痕,现在这种自残的方式都难以疏解她的压力,因此,她的潜意识选择了生病,一种能感受到,却检查不出的病。
从精神动力学的心理分析看,躯体化症状就是一种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得到继发性获益,也就是从症状中得到好处。晓琪的潜意识中已经对学习产生了阻抗,但却不能也不敢去表达出来,从而通过身体症状来转移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