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件事告诉你,诺兰为什么是特别的架空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重要的是我还很年轻。”

——克里斯托弗·诺兰

7月21日克里斯托弗·诺兰新片《敦刻尔克》北美开画,在豪取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票房冠军的同时也怒收一波好评,很多人称这是“诺兰生涯最好的电影”“近年最好的战争片之一”,口碑全面炸裂。

7月30日是诺兰47岁的生日,他献给自己的却是这样一部“非典型诺兰”的作品:这是诺兰生涯首次拍摄不带科幻色彩的非原创故事;从半年前首次释出海报(根据诺兰以往的审美高度来看堪称丑绝),到放出预告(半点期待都拉不起来),到最后确定影片长度不到两个小时(迄今第二短),一切都流露出要烂的迹象。

居然是生涯最爆……

诺兰果然螺旋稳!

一、出道即封神

克里斯托弗·诺兰出生在英国伦敦,毕业于黑利伯瑞学院,后在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他的母亲是一名空姐,年幼的诺兰经常随母亲往返于英美,这就使他对两国的文化和生活都很熟悉。

所以在成名之后,他的作品既继承了英国戏剧重视文本、重视对白的传统,延续了英国人热爱科学和逻辑的习惯,又很好地融合了华纳兄弟等好莱坞公司领衔的电影工业体系。他的作品也因此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罕见兼容,同时俘获了文艺青年、科技青年以及更广大的泛电影爱好者的心。

诺兰开蒙很早。在他7岁时他已经开始使用超8毫米摄像机拍电影,10岁就知道自己要当一名导演,18岁时DIY完成一部超低成本电影的拍摄制作,到40岁时他已经名扬天下。可以说,他的每一步都比其他人走得更快。

如同所有大师都有一个惊艳的开场,诺兰在年便以一部70分钟时长的黑白电影打响了开张第一炮。

这个名为《追随》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场为了脱罪而精心设计的骗局。

这部处女作在很多诺粉心目中是能排进诺兰作品top3的。它不仅奠定了其非线性叙事的风格基础,情节本身也比之后的《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要扎实有趣得多,真正是不只有技巧还有故事。

黑白斑驳的影像,带着点新浪潮的酷,同是英国导演,是不是很有希区柯克遗风?

其实早在那之前,诺兰曾在年拍摄了一部实验短片《无聊虫》。影片展现出导演超凡的艺术气质和绝妙的想象力:无论是被丢在水瓶里冒着细小气泡的电话听筒,还是男主不断耸动的肩胛骨,短短的两分钟里充满了神经质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实验作品的主演杰里米·西奥伯德也是《追随》的主演,并曾在《蝙蝠侠:侠影之谜》中出镜。看得出,诺兰是个非常念旧的人,对于合作过的演员他往往用了又用,像是克里斯蒂安·贝尔、汤姆·哈迪和希里安·墨菲等都是诺兰电影中的熟面孔。

二、出手就未失手

从年执导处女作《追随》开始,诺兰共拍摄了九部电影长片,票房总额超过40亿美元,平均每部作品的票房超过4亿美元。

而在这九部长片中,除了年的《失眠症》,诺兰其它八部影片的评分都在8分以上。

8分以上是个什么概念?以诺兰最后一部已上映的作品《星际穿越》出品的年来说,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前20名,除了诺兰自己的《星际穿越》外,没有一部电影的评分在8分以上。

好的科幻片大概是这样的:你不精通物理,也能看得很感动;你精通物理,也挑不出太多漏洞——就像《星际穿越》。

在好口碑的基础上,诺兰还保持了两年左右拍一部片的稳定输出。

这方面值得一提的就是诺兰宿命的对手和在奖项方面难以逾越的大神詹姆斯·卡梅隆。卡神无疑代表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最巅峰,年的《泰坦尼克号》和年的《阿凡达》都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开启了好莱坞的大片时代和3D时代。

但与高质相对的是卡神出了名的低产。《泰坦尼克号》以来卡梅隆的产量实在叫人捉急,正所谓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如果说《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相当于一对大小王的话,在卡神酝酿这对王炸的同时,诺兰已经凑齐了四个2四个A,手上最小也是个K。

正是这样的高产和保质,使得诺兰成为近年来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导演,受到制片和影迷乃至影评人多方的喜爱和推崇。

说他出道即巅峰,并且一直在巅峰,当不为过。

三、可能是最会讲故事的人

豆瓣上有句非常著名的评论:卡梅隆负责革新电影技术,诺兰负责革新电影结构。

与特技设计出身的特效帝王卡梅隆不同,诺兰的强项在于“控场”,也就是对场面和节奏的处理。这得益于他的杀手锏——交叉剪辑、复杂的多线叙事和结构戏法。

1.叙事之道

诺兰对叙事手法的看重从其处女作《追随》就已经尽数展现。

年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诺兰还只是个扛着摄像机的26岁年轻人,穷得连专业的灯都买不起。他就这样揣着美元的穷酸预算,找了一些非专业的朋友,利用周末的时间,拍了足足一年才拍完这部造价低廉且仅有70分钟的电影。

但在有限的时长和成本下,诺兰只通过寥寥两三个人物,以倒叙作为基本的叙事语言,然后在倒叙的基础上又将时间线彻底敲碎,最后再将这些时间的碎片粘贴在一起,便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的精致骗局。在结构的精心操作下,故事本身的完整性并没有受到摧毁,但极富技巧的拼贴却使得这部不到70分钟的电影有了不可思议的长度。

对于产生这种创作动机的初衷,诺兰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他在早年阅读英国古典小说家格雷厄姆·斯维夫特的小说《水之乡》时发现,叙事时序并不需要按照前后顺序依次进行,闪回、闪前乃至全盘打乱,在小说当中都是常态。“小说家已经享受了几个世纪的叙事自由了,我觉得导演也应该享受这种自由”。这个顿悟成就了诺兰标志性的导演风格。

2.剪辑的技巧

诺兰在剪辑方面的登峰造极之作,是他在年执导的影片《记忆碎片》。

影片讲述了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男主依据自己支离破碎的记忆最终找到杀妻凶手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意义在于,将剪辑和拼接的技巧使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和片名一样,诺兰把电影剪成了45份碎片,然后再以45-1-44-2-43-3-42-4-41-5-40-6-39-7-38-8-37-9-36-10-35-11-34-12-33-13-32-14-31-15-30-16-29-17-28-18-27-19-26-20-25-21-24-22-23的奇怪顺序把碎片拼接在一起。剪至粉碎的情节线,搭配相互交叉的叙事顺序,倒叙的部分采用彩色影像,顺叙则为黑白影像,最后在碎片22的末尾,黑白逐渐变为彩色汇到一点,现实与记忆在此相遇……堪称绝妙。

事实上这种剪辑和叙事上的复杂表达早在90年代初期就开始流行了,但诺兰对其进行了强化和改良:《记忆碎片》中的结构游戏就远比《低俗小说》和《暴雨将至》更复杂,而这种形式上的高超技巧毫无疑问会对观影者产生强烈的冲击。

3.套层的把戏

除了叙事时序上的技巧,诺兰还十分擅长使用套层结构。这方面的杰作便是大名鼎鼎的《盗梦空间》。套层结构的使用令《盗梦空间》的故事情节更加饱满,同时又不会过分晦涩难懂,在兼顾“玩结构”和“讲故事”的基础上再佐以视觉奇观的运用,可以说是既有逼格又足够友好了。

诺兰驾驭剧本的能力极强,这在好莱坞一众大导演中堪称佼佼者。虽然影迷喜欢将他的电影冠之以“烧脑”的评价,但其实看他的电影并不需要很多费脑的工作和多高的智商,他甚至替你省去了很多脑补的环节,观众需要做的只是静下心来、不聊天不走神地看完整部电影,他就会完完全全地把一切讲清楚。也许看第二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细节的铺设非常巧妙,种种伏笔严谨地暗示了结局的必然,逻辑完美实现自洽。

即使是在《敦刻尔克》这样的现实题材里,诺兰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招牌,他一边对题材做减法,一边在叙述中保留玩结构的技巧(《敦刻尔克》是三线叙事),享受着做一个“讲故事的人”的乐趣。

四、一个“反技术派”的自白

诺兰对电影的态度素来为人称道。固执地坚守胶片和2D制作,能拍实景就绝不用特效,这都是他令人欣赏的地方。

1.film=胶片

对于诺兰来说,“film”不仅是“电影”,更是“胶片”。他曾经态度鲜明地驳斥“胶片过时论”。在他看来,胶片成像的颗粒感是数字影像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同时,数字摄影因其造价低廉造成门槛极低,直接导致审美标准的降低和大量粗制滥造影片的诞生。

诺兰不用绿幕、不用后期CGI制作特效,全部搭建实景或做模型,都是为了能用胶片复刻出一种“此情此境”的真实感,他认为只有70毫米胶片才可能尽善尽美地让影像的细节丰满。对比《星际穿越》的70毫米胶片版本的截图和影院公映的4K数字版本,必须承认胶片的影像上有更丰富的层次感,强化着诺兰创造的宇宙中荒凉孤独的氛围。

受到数字和3D浪潮的冲击,支持胶片放映的影院已经不多,像《星际穿越》那样用胶片拍出的2D电影更几乎绝迹。

在《星际穿越》到上海宣传时,诺兰反复为胶片正名:“胶片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跟数字影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胶片消失于历史,将是电影的耻辱。”

可如今在好莱坞一线的中生代导演中,只有诺兰和昆汀仍然保留胶片拍摄的习惯,并呼吁胶片重新投入生产。

图自VOX

2.2D时代最后的荣光

除此之外,诺兰对2D心怀依恋,这在技术泛滥、唯3D至上的今天何其难能可贵。

早在拍摄《盗梦空间》的时候,诺兰就拒绝了片方发行3D版本的建议,之后的《黑暗骑士崛起》和《星际穿越》,无一不是2D版本70毫米胶片拍摄。

对此,诺兰解释道:“如果我用3D拍的话,公司会很高兴。但立体成像的尺寸太小了,在效果上很受限制。”他同时认为3D更适合电子游戏或者其它使人产生代入感的技术,但对于电影观众来说立体的东西很难有亲近力。“我还是更喜欢大银幕,抬头看着一块巨大的屏幕,会觉得影像比生命还宏大。而3D影像看起来就要小很多,就好像面前的一扇小窗户。”

此外,诺兰认为目前的3D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屏幕微暗、必须戴眼镜等问题都是很大的制约。我们曾在《盗梦空间》中尝试了后期转制的方式,虽然很有效,但仍然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标准。”

对于新作《敦刻尔克》,诺兰除了仍然提供35mm胶片、70mm胶片和IMAX70mm胶片等制式之外,依然坚决地摒弃3D。在他看来,3D是对空间的压缩,2D则更能呈现丰富的画面。

3.时间胜于金钱

除了对2D制作和胶片的热衷,诺兰对影片时长也有着苛刻的要求。

在许多作品只剩90多分钟却一样卖60元一张票的时候,《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等影片仍然有着分钟左右的时长,这就意味着在别人一天排6场的情况下,诺兰的电影只能排4场。在分秒必争的院线,这是排片数量的巨大劣势,同时也是票房的先天劣势。

在影片时长和3D化这两个能赚更多钱的方面,诺兰都没有妥协。应当说,他的骨子里有着英国人的倔强和固守传统。

五、丧妻情结:鳏夫族群的疯狂彷徨与自强不息

诺兰的作品里总有些古怪的共通点,比如,他似乎有着奇怪的“丧妻情结”。

《记忆碎片》——老婆死了要报仇

《致命魔术》——老婆死了要报仇

《黑暗骑士》——老婆被人抢了之后死了,要报仇

《盗梦空间》——老婆死了,阴魂不散

《星际穿越》——老婆又死了

……

《致命魔术》中,魔术师安吉尔(休·杰克曼饰演)的妻子茱莉娅在一次魔术表演中意外身亡。

诺兰家庭圆满,夫妻和谐,这种人物设定的恶趣味实在无源可溯。

难道真的是为了省一个女演员的片酬?(并不是!)

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诺兰是个家庭至上的真·好男人!

对于家庭幸福的诺兰来说,妻子(女友)对他无比重要,而失去妻子(女友)大概是这样一个家庭主义者所能想到的最能摧毁一个男人的动机。

于是借丧妻这一重大精神创伤,男主往往会受到刺激走上复仇之路(跑偏),或振作精神发愤图强,两条路都能够顺理成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者说,驱动男主性格和行为产生剧变。

具体到各部电影里:《记忆碎片》中,“杀妻之恨”是复仇动机;《蝙蝠侠系列》,瑞秋的离世坚定了布鲁斯·韦恩守护城市的决心;《致命魔术》中,安吉尔的妻子茱莉娅之死直接导致两名魔术师的竞争白热化;《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则是“我失去了妻子,不能再失去我的孩子”。

与此同时,男主角们也都有一种“回归家庭”的渴望。在影片最后,他们通常成功了:有孩子的,与孩子团聚;没有孩子的,有了新的爱人。他们的感情最终都有了归宿。

这样看来,这种“丧妻设定”反而是诺兰对自身家庭观念的一种直白表达吧。

六、无冕之王

《记忆碎片》《致命魔术》《蝙蝠侠系列》《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诺兰钟爱科幻悬疑题材,却始终只是这一领域的无冕之王。

说起来,诺兰或许是目前名声最响但学院荣誉最少的代表性导演了:没有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虽有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但未获奖。虽然说有没有奥斯卡对一个电影导演是否封神并非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奖项和排名这种东西就像别人家的妹子,不鸟我也无所谓,能鸟一下总是好的。

就像是有人说的那样,诺兰的好作品很多,伟大的作品还没有。

大概正是出于这样的考量,诺兰拍摄了《敦刻尔克》。这也是目前业界认为诺兰距离小金人最近的一次了。

但是不管最终诺兰能否凭借这部战争题材口碑佳作拿下奥斯卡,以他目前的水准和贡献已经足以进入名导总统山——就像库布里克和希区柯克,他们从未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却毫无疑问是真正的电影大师。

更可怕的是,如今的诺兰还年轻,他只有47岁,还在上升期。巅峰期在哪里,会持续多久,无可估量。

《黑暗骑士》成就了“最好的小丑”希斯·莱杰,也成为影史上第一部跨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超级英雄电影,却终究未能使诺兰圆梦奥斯卡。

七、把逼格大众化

有一句调侃的话,说如果诺兰活得够长,那么豆瓣TOP迟早要被他承包。

现实的情形是,诺兰粉丝的狂热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志一同,而在中国,诺兰也是为数不多可以仅靠导演名号就能保证票房的外国导演。

比诺兰票房高的没他口碑好,比他口碑好的没他票房高。能做到站着把钱挣了,既要票房也要口碑,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年诺兰携新片《星际穿越》和主创来沪宣传,引爆上海。

而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大概是因为诺兰实现了“把逼格大众化”。

诺兰为主流的商业电影增添了一些新的玩法,他让主流好莱坞商业片从迈克尔·贝式的爆炸特效等纯粹的感官刺激,走向结构和思维解谜的快感。而《盗梦空间》就是这个拐点。一如《现代启示录》《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等电影史上的拐点所做的那样,诺兰用《盗梦空间》证明了吸引观众的始终还是充满创意的思想内核,而不是技术泛滥的无脑大片。

从这个角度来看,诺兰改变了商业电影,更提高了观众的审美能力,堪称功勋卓著。

微博知名影评人magasa认为诺兰和詹姆斯·卡梅隆、昆汀·塔伦蒂诺三人是近二十年对当代好莱坞影响最大的导演。也许很多人会愿意把大卫·芬奇甚至迈克尔·贝加进去,但应该没人会排除诺兰,更何况他最年轻呢。

有人说,《阿凡达》没有拿到奥斯卡,大家只会讨论奥斯卡是否公正,不会讨论卡梅隆的水平。这个就叫大师。

那么在明年的奥斯卡上,《敦刻尔克》和诺兰又是否会有同等待遇,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入驻微博:架空幻想世界

长按







































白癜风多长时间能治愈
北京白癜风费用大概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xgyy/65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