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棉
“我现在每个月收入多呢,周六日双休,节假日如果加班还有加班费,有福利,活儿也不累,既不风吹日晒,也受人尊重。”给别人家当保姆、带孩子的王阿姨一边挑选早市上的新鲜菜,一边对56岁的李阿姨炫耀道。
李阿姨不吱声,心里却不是滋味,她比王阿姨干的活儿多,操的心多,却每个月还要倒贴元钱,活儿干不好还要被训斥,更别提什么双休、节假日福利了。
而王阿姨和李阿姨的区别是,王阿姨是帮别人带孩子,做保姆,李阿姨是帮自己的儿子带孩子,活得不如保姆!
述(最多18字01、看不惯婆婆的儿媳!李阿姨介绍,儿子、儿媳都是工薪阶层,收入有限,上班也忙,是请不起保姆带孩子的,为了儿子能够好好生活,三年前,儿媳刚怀孕的时候,她就住过来,照顾儿媳孕产,之后就是带孩子。
李阿姨本以为自己这样帮助儿子、儿媳,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受到儿媳的尊重和善待,可现实是儿媳总是看不惯她,处处鸡蛋里面挑骨头,无故挑起事端。
这不,李阿姨刚从菜市场回来,一进门就高兴地说:“今天你们休息,咱们包饺子吃!”
李阿姨的话还没有落音,儿媳就在卧室不耐烦地说:“妈,说你多少遍了,你老了,睡不着,你早起起床可不可以小点声?早上6:00就被你吵醒,刚迷糊着,你这又回来了,真是烦死了,一天都不能有好心情了!”
可是,全家只有李阿姨知道,早市就要6:30之前去才能买到新鲜菜,菜市场只有哪几个菜店的秤是够分量的,哪些菜哪个季节上市,如何挑选,因为这三年来,都是李阿姨负责家里一日三餐。可李阿姨不想还儿媳的嘴,因为她知道,婆媳矛盾的战火,一定会烧到儿子或孙子身上,那是她最不想看到的事。
“你看,今天的茴香苗多新鲜,才2.5元一斤,包饺子最好了!”李阿姨讨好似地对儿媳说。
儿媳笑笑,用脚踹了丈夫一脚:“快,起床包饺子了,最爱你的妈买了你最喜欢的茴香苗给你包饺子呢!”
李阿姨笑笑,知道儿媳在讥讽她,但她不言语,拿个板凳去厨房坐下来,开始择菜。
可儿媳并不放过她,走到厨房门口问她:“妈,你只知道你儿子喜欢吃茴香苗饺子,知道你儿媳喜欢吃什么馅儿吗?”“虾仁馅儿的!”李阿姨回答,心里已经紧张起来了。
“那你为什么包虾仁馅儿的饺子啊?”儿媳直接问,语气里既有委屈,又有质问和不满。
李阿姨出了一身冷汗,半天挤出两个字,不断重复:“下次,下次!”
“我知道,一斤虾35元,你是舍不得给儿媳花70元包一顿饺子!”儿媳的语气里透着得理不让人的霸气。
“今天那个卖水产的,虾不新鲜了,臭鱼烂虾的,不能买!”李阿姨实话实说,可她也知道儿媳根本不会信。果然,儿媳又故作大度状,边笑边说:“你不给我包虾仁馅儿的饺子,我一点也不伤心,本来嘛,你也不是我亲妈,以后老了也不指望我伺候呗!”说着,看向屋里的丈夫。
李阿姨的儿子刚要张嘴争辩,李阿姨马上向儿子示意,让儿子息事宁人。
02、一日三餐难伺候!因为儿媳不高兴,李阿姨马上给儿子一家三口准备早餐。
“你不是喜欢喝牛奶吗,昨天我去超市买好了,马上给你热。”李阿姨先讨好儿媳。
“你总说喝牛奶喝不饱,给你摊个鸡蛋饼。”李阿姨对儿子说。
“给我孙子做碗小疙瘩汤!”李阿姨说着,刮了刮孙子的小鼻子。
儿子一家三口吃过早饭,李阿姨收拾了碗碟,热了昨晚的一碗剩粥,吃了两根咸菜,算是打发了自己的早饭。
知道儿媳不高兴,李阿姨既不敢,也不打算让儿媳帮忙,以免再生事端,就自己一个人忙活4个人的饺子。
等饺子包好,李阿姨招呼儿子一家三口上桌吃饭,自己开始煮饺子。
儿子说:“妈,来几瓣蒜。”
李阿姨赶紧放下漏勺,蹲在垃圾桶旁开始剥蒜,锅里的饺子汤溢了,又马上跑到灶台把火调小。
儿媳说:“妈,来碟醋。”
李阿姨马上放下端在手里的饺子倒醋碟,又端上饺子,送到儿媳面前,人老了,一紧张,饺子又汤,李阿姨一哆嗦,醋碟洒了,一盘饺子也摔了,砸在李阿姨脚背上。
“妈,你火急火燎干什么啊!”儿媳一边训斥,一边擦她自己身上的醋。
李阿姨不得不忍着烫伤,再盛一碗饺子和醋碟,再次端给儿媳。
“奶奶,这饺子有股怪味,我不吃。”小孙子说道,李阿姨又马上去厨房给孙子蒸鸡蛋羹。
等李阿姨忙活完,儿子、儿媳已经吃好了,李阿姨将饺子拨一拨防止粘连,最主要的是要将完好的饺子和破皮的饺子分开。
“儿媳喜欢吃煎饺子,完整的饺子晚上煎给她吃!”李阿姨心里想。
结果自己盘子里的就剩下十几个破皮的烂饺子,李阿姨刚要吃,小孙子又喊饿。
李阿姨又马上去厨房端来孙子的鸡蛋羹,吹凉了喂孙子!
等李阿姨喂好了孙子,盘里的十几个烂饺子早已经凉透了。
“这3年里,吃了太多滚烫的饭、凉透了的饭,但从不知道饭菜是什么味道!”李阿姨说完,眼圈红了。
03、每个月倒贴元也不够!“哪个老人不想攒点钱养老啊,可自从和儿子住一起,每月元的退休金全补贴他们了。”李阿姨介绍。
为了让儿子、儿媳把日子过好,李阿姨几乎掏空了自己的钱袋子。
有一次,深夜两点儿子、儿媳争吵起了。
“国产奶粉为什么便宜?还不是质量不行!你不让孩子喝进口奶粉,还不是因为你窝囊,挣不到钱,连孩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儿媳气急败坏地和儿子争吵。
“嫌我窝囊,你和别人逛去啊,你找我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嫌贫爱富起了,太虚荣了。”儿子还嘴。
接着就是儿媳打儿子,儿子拿起衣服夺门而去的声音。
“别吵了,以后我每月拿出元钱给孩子买奶粉用!”李阿姨拦住了要收拾东西回娘家的儿媳。
还有一次,儿子、儿媳因为买房争吵起了。
“你们家准备的婚房,也就比蜗牛壳大一点,现在好不容易要换房了,我要买个大的。”儿媳说道。
“你有钱你就买,我的钱是不够的,以后还贷的压力也很大。”儿子无奈地说。
“买不起,买不起,自从嫁到你们家,什么都是买不起,再说了,买小房子怎么住得下,你妈不需要房间吗?”儿媳越说越来气,摔了杯子。
“别吵了,别吵了,你们买房的首付,我跟你们凑十万,以后房贷我也每月给你们。”李阿姨为了阻止争吵,不得不出手。最近一次,儿媳考虑到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了,刮风下雨接送孩子需要有辆车,这样方便许多。
夫妻俩再次起了争执,儿媳坚持一步到位,买辆好车;儿子坚持量入为出,代步工具而已。
为了平息争执,李阿姨又提出自己可以每月帮儿子、儿媳负担元车贷。
“妈,你别觉得委屈,房子你要住,车你也要用的。”儿媳对李阿姨说。
“不委屈,委屈啥呀,钱给你花,妈高兴。”李阿姨说。
“妈,你可别这么说,你的钱不是给我花了,是给你儿子、孙子花。”儿媳不客气地说。
李阿姨不再说话,但满肚子的委屈还是憋红了眼眶。
04、写在最后。眼看着孙子就要上幼儿园了,李阿姨想回自己的老家了。
“给儿子带孩子这3年,感觉自己老了10岁,血压也升高,心脏也不好,连腿上的静脉曲张都严重了许多,总是莫名紧张、委屈到失眠、无处倾诉又总是自言自语、手也抖得厉害……”李阿姨介绍着自己3年里的变化,说着自己的想法。
面对李阿姨想法,儿媳表示:“我无所谓,但有一点,我不会每天起早把丈夫孩子伺候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你儿子不起来做饭,谁都别吃早饭!”
儿子也很无奈:“你这样回去,别人岂不是要笑话我不孝顺?”
就在李阿姨决定回老家的前一晚,小孙子奶声奶气又一脸认真地问:“奶奶,你回老家了,还会帮我买奶粉,还房贷、车贷吗?”李阿姨知道孩子是在传达儿媳的问话,无奈地回复一句:“奶奶老了,也需要吃饭、穿衣,也会生病、吃药,都需要钱啊!”算是断了儿媳的念想。
听了李阿姨的讲述,震惊于人性贪婪的可恶,也生气于李阿姨无原则地退让和付出。
现在生活压力大,经济紧张,让老人带孩子是生活中的首选,可既然选择让老人带孩子,就要给足尊重和温情,否则,自己的父母活得真不如保姆!
愿以上文字与我的读者共勉。喜欢我的文字,欢迎留言、点赞、讨论、转发。
今日讨论的话题:
对于李阿姨的这种付出,您认可吗?欢迎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