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研究表明,夜间倒班工作会增加人体代谢紊乱的风险。生物钟基因的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为了研究人体在失眠或倒班状态下,生物钟基因是如何在表观遗传学水平和基因表达水平受到影响的,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志愿者进行了一项科学试验。
研究人员称,仅仅一个晚上的低质量睡眠就可以导致人基因组表观遗传学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钟基因的表达。
乌普萨拉大学的ChristianBenedict和他的同事在《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Metabolism》杂志发表了其研究成果。报道称,他们召集了15位男性志愿者参加一项“剥夺睡眠”的试验。该试验包含两个部分,受试者会被剥夺睡眠,用来研究生物钟基因的变化。在第一部分,志愿者整夜都拥有良好的睡眠;而在第二部分,志愿者则需一直保持在清醒状态——类似于夜间倒班工作。在试验后的早晨,研究人员会采集脂肪组织和骨骼肌做活检,并检测志愿者的空腹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水平。
研究人员发现,仅仅一个晚上处于无眠状态,几个关键的生物钟基因如BMAL1,CLOCK,CRY1和PER1就会表现为超甲基化(甲基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他们还发现这种现象具有组织特异性。
在动物模型中,剥夺睡眠可以导致代谢紊乱。研究报道称这种现象是在新陈代谢活跃的组织中观察到的。
文章的第一作者JonathanCedernaes说,我们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钟基因的变化可能与失眠导致的代谢紊乱等负面影响有关。
他补充道,虽然保持几个晚上的优质睡眠可以使生物钟基因恢复正常,但这也意味着,长期失眠或夜间倒班工作会使人体的基因组发生甲基化水平的变化,进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人的新陈代谢。
研究论文标题:Acutesleeplossinducestissue-specificepigeneticandtranscriptionalalterationstocircadianclockgenesinmen.
来源:GenomeWeb;译者:肖芳权
原文标题:Upallnight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