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来了失眠非小事,多重诱因须警惕

人的一生

有三分之一的时间

都在睡眠中度过

但睡觉这么重要的一件事

却有很多人没办法好好享受

有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

那么

失眠有哪些表现形式?

哪些疾病容易引起失眠?

近期,我院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教授茅跃平

就通过电视节目《健康生活馆》

“名医来了”栏目

为大家讲解失眠的成因和治疗

正常睡眠的表现

好睡眠包括标准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正常睡眠表现为:

(1)睡眠时间:18—59岁成年人在7—8小时之间,60—70岁老年人在5.5—7小时之间,且入睡时间晚于21时,早于23时(排除习惯于睡眠时间短或入睡过早、过晚,且白天精力充沛的人群);

(2)入睡迅速,在10—15分钟之内;

(3)睡眠时无鼾声,呼吸均匀;

(4)睡眠期间无梦或少梦,连续性好,基本不起夜;

(5)早晨起床感觉身体轻盈舒适,精神饱满;

(6)白天大脑清醒不困倦。

如果出现不满足以上六条中的任何一条或多条的情况,就提示我们睡眠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失眠的表现形式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学习、工作压力增大,患有失眠、精神抑郁、焦虑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

失眠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随着一些人昼夜节律改变,睡眠时间后移,进而出现了不同睡眠障碍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期不进行干预容易造成精神疾病,例如焦虑症、抑郁症等。

除此以外,失眠还会带来认知方面的障碍。现在很多年轻人睡眠时间很少,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会造成一些躯体疾病的出现,例如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因此,失眠症状应该尽早进行干预,不可忽视。

失眠的发病因素

失眠的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往往跟遗传、性格、人格有关,外因则是很多外部因素起作用。

很多人睡眠环境不好,比如晚上睡觉开灯或者依赖于手机等电子产品,还有灯光、噪音、不合理的用药等也会引起失眠,同时倒时差、夜班包括昼夜生活节律发生改变,也常常会让失眠症状伴随。

失眠与疾病的关系

长期失眠会导致躯体疾病,例如高血压、溃疡、慢性疼痛,甚至肿瘤等。

精神障碍疾病也往往跟失眠相伴相生,很多焦虑抑郁的人是以失眠的形式发病,然后出现情绪低落。

此外,现在还有很多年轻人患有甲状腺方面的疾病,甲状腺素分泌异常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影响,患者也经常会出现失眠的情况,但总体来说,精神疾病还是引起失眠的第一诱因。

失眠:科学治疗是关键

  每个人都有情绪障碍,比如情绪低落、兴趣下降、消化不良吃不下饭、心慌气短、慢性疼痛、失眠等躯体症状。但是症状超过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影响生活、学习、工作、社交时,就造成了所谓的抑郁障碍和双向障碍,医院就诊。   情绪障碍和失眠是一个共病问题,60%—80%的抑郁障碍患者都有失眠症状,而慢性失眠的患者有情绪障碍的也有60%左右。失眠能使抑郁焦虑障碍雪上加霜,影响预后,所以抑郁和失眠一起治才能达到根本改善。   治疗失眠,应了解失眠发生的病因,首先是睡眠认知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管理,然后才推荐药物治疗,应该科学使用药物,可以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法。

如何预防失眠

相关人群要建立睡前仪式感及正确的昼夜生物节律。每晚睡前要关上大灯,卧室保持昏暗灯光,提前洗脸、漱口,晚上尽量不做运动,下午四点后不喝咖啡,不在睡前吃食物,不能让食物刺激大脑。同时,一定要建立优质的睡眠环境,要无噪音,并减少看手机的机会。如果睡眠效率低,可以进行睡眠限制疗法,即做一些其他的活动,等想睡觉时再躺到床上。此外,要学会放松身心,可以听催眠音乐、做瑜珈等。专家介绍

茅跃平

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医院神经内科国家第十二期学习班进修,为期一年。年参加北京康复中心脑血管病康复学习班。年参加苏州大学附属二院电生理学习班。

从事专科三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脑血管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对神经内科的疑难杂症有较深的研究。对各类型神经痛、顽固性失眠症、抑郁和焦虑的治疗有较深的体会。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2项,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宣传科

审核:计忠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zs/9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