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如何解决,中医按摩六大穴位帮助睡眠

中医认为失眠“病位在心”,是心出了问题。有些人思虑过多,忧伤过多,操劳过多,心和脾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气血虚弱,心神失养,导致失眠。心脾两虚的人,往往多梦易醒,且伴有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症状。

按摩穴位助安眠

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所以治疗失眠我们可以运用交通心肾、调节气血的手法。睡前进行穴位按摩,可起到放松心情,安神定志,促进睡眠的作用。

1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

这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太溪穴

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

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3太冲穴

脚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就是太冲穴之所在。每晚临睡前花10分钟来按摩,有明显的酸、麻、胀、痛的感觉为准。

那些平时容易发急、火气特旺的人以及平时爱生闷气、不爱言语的人,经常按一按太冲穴,心情就会舒畅一些,失眠的症状也会缓解。

  

4涌泉穴

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内经》:“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5内关穴

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6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在进行穴位按摩前,先温水泡脚15--30分钟,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度。泡脚过程中可以听一些轻松的音乐,阅读优美的诗歌或者散文。

出汗后注意适度补充水分。泡脚之后,在床上取坐位,依序进行以上穴位按摩,安眠效果更佳。

中医治疗失眠偏方

百合莲子粥

  取干百合、莲子(带芯,水中泡发)、冰糖各30克,大米克。干百合、粳米、莲子一同放于锅中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

此粥清热养阴、润肺安神,适合失眠多梦伴心火旺盛、焦虑烦躁者食用。

 

酸枣仁粥

  酸枣仁末15克、粳米克。先将粳米煮熟,再下酸枣仁末煮5分钟。

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的作用,适合失眠、多梦、心悸、心烦、体虚多汗者食用。

  

甘麦枣藕汤

  莲藕克,小麦75克,甘草12克,红枣5颗,盐3克。将小麦洗净,泡水1小时;红枣泡软,去核。将小麦、甘草、红枣加水煮开,再加莲藕小火煮软,最后加盐调味。

此汤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气色不佳的失眠者。

  

桑葚水

  鲜桑葚60克,加水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0分钟,每晚睡前1小时服用。

桑葚味甘,性寒,具有补肝益肾、安神益智、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明耳目、乌须发的作用,特别适合失眠伴有便秘、贫血、脱发、少白头、耳鸣者食用。









































白癜风传染途径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zs/46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