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距离7月高考仅剩6个星期!近日,全国各地气温开始上扬,初夏高温来袭。高三考生和家长在疫情安全、备考升学困惑等多重压力之下,倍感煎熬。4、5月份,各地高三考生复课复学之后,纷纷进入高考备战冲刺阶段,二模、二诊、周考、月考,……各种考试一波接着一波。在这个特殊阶段,各校在多数场次的模拟考试中,会有意识提高各科目的考试难度,少数场次考试的考试难度则会非常接近高考难度。由于每位考生的能力和特点各不相同,有的考生适合高难度的考试,有的学生适应高考难度的考试,同时由于受到考试状态和临场发挥等因素的影响,无论顶尖优生,还是一般层次的学生,每场考试的成绩和名次都会出现过山车似的起起落落,甚至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一部分尖子生,在高中前2年半的时间里,学习成绩和名次一直遥遥领先,但4、5月份,成绩却一直不能进入“理想状态”,甚至下滑至“第二梯队”。此时,一些学生开始发慌,甚至心理崩溃,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遗憾的是,在孩子最需要理解、安慰和支持时,有的家长却不淡定了,甚至开始数落孩子:“你在疫情期间考试不是很好吗?你是不是在家考试时作弊了?”“你看看谁谁谁,人家每次都考得那么好。”“谁谁谁以前比你差那么多,人家现在都超过你了。”“孩子,你要加油啊!”……孩子委屈、无助、恐慌、痛苦,……亲子关系紧张,恶性循环,孩子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差,越来越没有自信。在高考备考的关键阶段,家长需要有足够的定力,要充分相信孩子的实力,相信孩子的自我调整和修复能力。同时,家长应该清楚,考试与体育竞技比赛一样,在重大考试中,在巨大压力下,除了实力之外,孩子考试时的心态、状态,包括运气,都是决定和左右孩子高考发挥好坏的重要因素。每个省的前50名,甚至前名,在高考中都有机会考中省“状元”。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高考分数上下浮动二、三十分,甚至三、四十分,都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家长需要做的,是充分信任、默默支持,而不是火上浇油、冷嘲热讽。只要孩子努力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大考的静气需要修炼,无论孩子,还是家长。想赢、怕输、自负、自卑,……往往容易心浮气躁。考生和家长都应该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浮躁;多一份乐观,少一份烦躁;多一份释然,少一份狂躁。高考对孩子的人生很重要,但只是孩子人生的一个新起点,而不是孩子学习的终点。要让孩子享受高考的整个过程,通过高考让孩子明白,只要自己勤奋努力、脚踏实地,一切都有可能。沉着应对,处变不惊,这是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也是高考取得成功的最高境界。越是关键时刻,孩子越需要安静,自乱阵脚,心神不宁,很难成功。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在考试时心平气和、宠辱不惊的考生才能顺利过关,甚至超常发挥。欢迎评论、转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