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个夜里有点想你。北漂的滋味不难受,毕竟生活了六年,总是有归属感的。
贸然来到这里,想一起做但和想象中的差异太大。其中细节不过多赘述。只是一个盗梦者,必须去承认这样的自己太自私,太想当然,还很……。所作所为需要反思。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又能做些什么,我拥有哪些工作能力,能给别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怎样才能真正管理自己,该有怎样的心态去工作,和人相处,怎样才能实现财务自由,思想自由,怎样去平衡生活和工作,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好多好多问题,一直在逃避,也一直在骗自己。
趁着失眠好好捋捋思路。
关于提高效率
可能是老东家的观念灌输太深,越来越坚信做一件事的目的很重要。我们不该为了做而做,总需要从中去收获些什么,从0到1的过程积累经验和教训,从1到的过程储蓄能量实现蜕变。最近在拓展网络渠道,接触了去哪儿和艺龙,两家的销售办事风格完全不一样,艺龙简单高效,去哪儿却是因为一件事情重复多次,这样的问题不在于你去哪儿有没有客服,而是销售人员缺少对事情的判断和预知,对工作安排的不合理。
同理到自己的工作中,培养一种预知能力很重要,对一件事情要想到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当然这些都建立在不断实践不断犯错的基础上。可能刚开始这样做会很难,只要有这个意识,慢慢去养成习惯还是很ok的。虽然我自己做的不是很到位,但这种工作思维我愿意和大家分享。高效工作,尽量八小时之内能解决,这样才有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资本。
第二点:简单快捷传达你的想法,能让别人听得懂。逻辑思维中讲到三点:简单,意外,具体。简单,找出你的指挥官命令,让人一下子听得懂并抓得住中心思想。比如我想要大家把驿站做的漂漂亮亮的,里外都看的过眼,客人一来就觉得很nice的。这样的要求是真的要求吗,你到底需要我做些什么呢?如果一两个人的话我可以主动问询,如果人多的时候呢,我觉得我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把卫生打扫干净,这才是最精简的要求。意外打破人心里的预测机,这一点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但体会的不是很深,还没真正实践过。
第三,具体或者叫细节——魔鬼在细节里。我是个细节控,从Word排版,Ppt顺序,到家里物品的摆放,都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来,否则会抓狂。越是具体的要求越容易被get到,进而更容易满足和实现。小到想吃不放葱花香菜的煎饼果子,大到公司探索新科技的规划,对目标越清晰才越有执行的可能。比如今年我规定要看20本书,只是年初一直有这个想法,所以大半年时间过去只看了4本,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抽了两个小时把书单列出来。根据书的类型,我分成两类,一类历史科普类的不需要太动脑力的,选择喜马拉雅听书,另一类类似奇点系列的涉及多种范畴并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需要花大片时间去思考反复咀嚼,安排在上午起床或晚上睡觉之前。目前已经看完两本,小有成效。但第一点和第三点又有所冲突,中间的度需要细细琢磨。以后会多找机会慢慢实践。
关于理论和实践
奇点系列有四本书,包括《从0到1》《联盟》《支付战争》《创业维艰》,是关于互联网时代人才变革、商业哲学、创新与创业思想的。书里的很多内容根本看不懂,单是那些概念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为什么人家可以总结出这么多先进的理念和开阔视野的新思路,因为他们做过的尝试经历过的困难多,了解的世界阅读的书籍,对世界的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