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菲利普·图森,年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作家、电影导演,比利时法语语言及文学皇家学院院士。自年出版作品《浴室》至今,他总共发表了14部作品,其中《逃跑》获年梅迪斯奖,《玛丽的真相》获年文学十二月奖。菲利普·图森曾出席第三届中国丽江(大益)国际当代文学论坛,并发表演讲《我一直在追寻新的形式》。
年,让—菲利普·图森的作品首次进入国内读者的视野。年,第三届中国丽江(大益)国际当代文学论坛,菲利普?图森发表了“我一直在追寻新的形式”的演讲,文益君有幸和来自拉美、法国以及国内的四十余位文学大家聆听菲利普?图森的演讲。
文益君最早读到的让-菲利普·图森作品是《浴室·先生·照相机》,其中以《浴室》的形式最为惊艳,整篇小说以3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是以一些各自独立的段落组成。第一部分“巴黎”是40个独立段落组成的生活情境,作者叙述了“我”在浴室里消磨掉的那些时光里发生的种种事情,比如和油漆工探讨油漆房子,和爱德蒙松做爱,比如“我”坐在浴缸边上收到使馆大使寄来的邀请函,思考到底要不要出席大使的宴会,亦或这原本就是一封寄错的邀请函?再比如“我”从浴室奔出接一个电话,而电话找的是前任房主。
浴室作为家居生活的一部分,在菲利普·图森的笔下实现了诸多“功能”,也有了更丰富的意义,碎片化、上下无关联衔接的段落,不同现实场景和想象场景的交织和自由转换、现在和过去情景的融汇,三个部分各自呈现“我”的不同状态。“巴黎”呈现了由浴室随想到寻租这处房子和前任房主的接恰等等生活情境。
10)我坐在浴缸的边沿上,向爱德蒙松解释道,在二十七岁(马上就要二十九岁)的年纪上,整天封闭在浴缸里生活似乎是不大健康的。我低下眼睛,抚摸着浴缸上的搪瓷说,我得冒一种风险,一种破坏我平静的抽象生活的风险,目的是。我没有把话说完。
11)第二天,我走出了浴室。
12)卡勃洛温斯基。那你姓什么?我问。维托特。这是一个白头发的男人,身穿灰色衣服,坐在我的厨房里,手里拿一只烟嘴。一位比他年轻的男人站在他背后。卡勃洛温斯基一跃而起,把他的椅子让给我。他以为这房子里就他一个人,他有点尴尬,并请求原谅。为了表明他在我的房子里的合法性,他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是爱德蒙松要求他来重新油漆厨房。我知道这件事。爱德蒙松工作的那家画廊正在展出波兰画家的作品。因为这些波兰人很穷,爱德蒙松曾对我说过,请他们来油漆厨房可以少付点钱。
——《浴室》·巴黎
第二部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我”在国外旅行的生活情境——和这段旅行有关的玩飞镖,欣赏音乐,看电视,看足球赛转播,爱德蒙松来到意大利找“我”,我们一起逛街购物,品酒用餐,做爱缠绵,以及后来我们为是否回巴黎起了分歧,爱德蒙松被“我”飞镖失手射中前额,医院,随后独自回了巴黎。
1)我是突然走的,没有通知任何人,也没有带任何东西。我身上穿一套深色的西装和一件蓝色的大衣。我在街上走着,眼前闪过树木、人行道和三三两两的行人。我走进广场时,看见了公共汽车,于是加快步子,奔跑着穿过马路,跟着别人上了汽车,汽车开动了,我在车厢尽头的圆形座位上坐了下来。窗玻璃上积满雨水。我对面坐着两个人,一位是女的,另一位男的正在看报。对面座位上的人鞋子是湿的,鞋底的周围有一圈水迹。我们的车子越过塞纳河,后来又在奥斯特利茨桥上再次跨过塞纳河……
——《浴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第三部分,爱德蒙松自己回了巴黎,“我”医院,此间,“我”和“我”的医生到他的家里和他的家人聚餐,烤腰子吃,以及断断续续和医院的活动,而“我”也随即从意大利回到巴黎。故事再次回到“巴黎”,“我”走出浴室。
作为“新小说基地”午夜出版社推出的“新新小说”、“极少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菲利普·图森的创作也被“新小说之父”罗伯-格里耶称为“叙事体的抽象画艺术”。“新小说之父”的提携,自然让菲利普·图森被认为是“新小说”的继承人,但他本人不认同这个说法,他更乐意自己被看作“新新小说”一代。菲利普·图森坦承自己很尊重“新小说”写作,但是并没有一味去学习他们,做他们的接班人。从时间上看,“新小说”的理论由罗伯-格里耶提出,菲利普·图森在罗伯-格里耶出生三十五年后才出生,他们算是严格意义的两代人。菲利普·图森和罗伯格里耶有师生之谊,但图森继承的只是求变求新的小说路径,而不是具体技法。因为菲利普·图森本人对自己的创作标准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用菲利普·图森的话说“我一直在追寻新的形式”。
年,菲利普·图森的第一部小说《浴室》由午夜出版社出版,受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