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被发明的初期,长镜头就依然存在
影史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就是一个50秒的天然长镜头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家们发现了更多的长镜头手法,景深长镜头跟拍长镜头记录长镜头和场面调度等。
理论总是在实践之后,20世纪40年代,巴赞提出长镜头理论。
在电影迅猛发展的时代,蒙太奇占据了主流,巴赞的长镜头理论不但是对长镜头的总结,同时具有对蒙太奇鲜明的的抵制意味。
时至今日长镜头仍然受到大师们的拥戴
其拥有:再现空间原貌??展现宏伟场面渲染情绪氛围等不可替代的美学价值。
下面是船长为大家精选的十部长镜头,绝对提升睡眠质量。
长镜头电影11、俄罗斯方舟()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摄影:迪尔曼·巴特勒
镜头时长:90分钟
电影史上最长的镜头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异想天开,指挥多位演员,以两个“隐形人”对话历史为主线,带领观众借华美宫殿艺术,游历俄罗斯的昨天和今天
为了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索科洛夫和他的剧组花了7个月来排演,
真正拍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只给了两天时间,但布光就用去了26小时,整部影片是在最后2个多小时里拍毕
摄影师迪尔曼·巴特勒扛着72斤重的斯坦尼康持续拍摄90多分钟,游遍所有的33个展厅,全程距离超过了米。
镜头里容阔多名装扮各异的演员,3个交响乐团,在技术与体力上都极具考验。
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进屋之际镜头会蒙上水珠,摄影师巴特勒做了一个没有边框的滤镜用线牵着,进屋以后立刻拉掉。
整部电影在调度上的功力几近完美,尤其是把不同时代的历史变迁展现在观众眼前,让四百年的俄国文化近乎和谐的融入到整部电影里。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与摄影师迪尔曼·巴特勒做了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实验,时间的长度和场面的复杂,都已经创造了历史。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22、夺魂索()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摄影:WilliamV.Skall/JosephA.Valentine
镜头时长:10分钟长镜头
在《俄罗斯方舟》问世之前,只要提到长镜头,那么第一反应一定是这部电影。
年的电影工业还没有摄影机稳定器一个镜头最长可拍摄10分钟而希区柯克仅用10个镜头就拍完了这部80分钟的电影。
当年《电影手册》的巴赞对这部电影推崇备至,号称是“长镜头理论”的完美实验。
由于希区柯克采用了断点续接这一讨巧的技术手段
将整部影片分成八个段落,用角色的后背或者箱盖特写关门特写遮盖黑银幕,或者将角色视线作为剪辑点使整部影片看起来像是一镜到底。
为了达到效果,所有演职人员在影片正式开拍前都进行了为期10天的排练。因为天空颜色的问题,剧组又花了9天的时间重新拍摄该片。
这是一次电影技法的伟大实验,到现在再也没有第二个好莱坞导演敢这么干。多年以后,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希区柯克自己要求销毁电影胶片,使观众长达20年无法看到本片。据说该片时间线存在很大的bug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33、冬阴功()导演:普拉奇亚.平克尧
摄影:Nattawut/Kittikhun
镜头时长:3分45秒
动作片似乎很少涉及“长镜头”,题材要求它们必须快速剪接,带动节奏制造眼花缭乱,拳拳到肉的对打场面。
泰国著名动作影星托尼·贾在电影《冬荫功》中一反常态。
导演为了凸显托尼贾的打斗功底,专门设计了一个楼梯打斗的长镜头,在3分45秒的时长里,他从一楼打到四楼,每一次重拍,托尼·贾都要累到瘫痪倒地。
受到体能考验的不仅是托尼·贾,还有该片的摄影师,为了跟随前者的快速移动,摄影师在过程中必须跟着跑动,由于技术人员无法维持这种运动上的强度,在托尼·贾打到第三层的某处,由另一位摄影师完成了接力替换。
幕后访谈中,托尼·贾表示这个镜头重拍了6次之多,由于需要不停的正面打斗,整个过程中的体能耗费可以想象,为了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托尼贾也不得不使用了嗅盐。
虽然这组长镜头很牛逼但《冬阴功》被沦为“由大明星和惊人动作支撑起来的烂片”,此中的“烂”自然是糟糕的剧本与混乱的剪辑,而“惊人”则属于托尼·贾惊艳的动作以及这个令人震撼的长镜头了。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44、大事件()导演:杜琪峰
摄影:郑兆强
镜头时长:6分47秒
杜琪峰作为暴力美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暗战》、《枪火》《复仇》。在杜琪峰的暴力影片里很少能听见枪声,大多是用场面的调度,人物动作和影像色调,来带东观众的心理空间,
然而《大事件》算是杜琪峰的一次突破。
为了凸显开场的整体感和真实感,杜琪峰设置了一段6分47秒的长镜头,片中使用了升降吊臂+摄影机稳定器+变焦镜头+滑动轨道,滑轨铺设于影片中施工的一段路面,长度约为米,而吊臂的高度大约在15米。
镜头在7分钟内完成两次升降,从一楼带到二楼外加度回转,将整条道路的景象一览无余。
警察、匪徒、记者相继交错,一气呵成,通过镜头移动和变焦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存在感,不加剪辑的操作,也让这场完整的火拼场面达到了最大限度的震撼。
这场戏的参与者众多,一人犯错则全镜废弃, 为了营造现场的真实气氛,即使是排练时杜琪峰都要求演员用空包弹进行射击,前前后后总共耗费了近发子弹。
整个镜头拍摄耗时两天。为此,制作组专程邀请拍摄《指环王》的摄影师来港亲自操刀,后者在研究了剧本后,以无法胜任为由,打了退堂鼓。摄制组在随后自食其力,完成了这一段极其复杂和炫目的长镜头开篇。
香港媒体同行把这段长镜头形象地称为“一脚踢”。
戛纳电影节选片组委会多次来到拍摄片场看样片。但影片4月初才杀青,后期制作时间太紧,来不及参赛,最后《大事件》在台湾夺得金马奖。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55、辣手神探()导演:吴宇森
摄影:黄永恒
镜头时长:2分32秒
吴宇森拍《辣手神探》那一年香港案件特别多,歹徒走私很多重型武器作案,抢银行当街枪战,香港以前没发生过这样的事,心里面不好受,觉得正义要伸张,于是拍了这部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吴宇森展现出枪战画面上过人的天赋,带给观众鲜明的吴式暴力美学,在十分钟的枪战戏里,长镜头占据了2分37秒,其间周润发和梁朝伟并肩作战,不断有反派角色持枪入画。由于反派人物众多,调度显得颇为复杂,尤其是牵涉到一些翻滚破窗的镜头,都需要事先排演。
难得的是吴宇森没有因此而省略其余的操作,譬如演员个人的表演,以及中间必要的爆炸、烟雾效果。
如果单纯是开枪镜头,设计起来并不困难,难的是把一切因素协调起来,为了照顾周润发、梁朝伟的表演,吴宇森在这个镜头里五次把常速转换成慢速,
这不但是要渲染气氛,更多是为技工人员和龙套角色赢得准备时间,当然这场戏更离不开吴宇森的精确调度,方能显示出成片中那种迅猛凌厉的质感。
《冬荫功》让人见识到长镜头拍摄功夫场面的效果,枪战长镜头,吴宇森早在《辣手神探》中给出了答案。
多年之后,吴宇森坦言这个镜头并非真的一镜到底,而是由两个较短的长镜头拼合而成,然而在这个“长镜头”中,我们丝毫寻找不到剪辑的破绽。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66、谜一样的双眼()导演:比利.雷
摄影:FélixMonti
镜头时长:5分30秒
这组长镜头惊艳过很多人,其主要原因是导演胡安·何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也就是在一个镜头里变换多种拍摄设别,给人一种匪夷所思的视觉冲击。场景的设计,宏观到微观的转换寻找追逐的紧张气氛所有的镜头外的元素也在为这个镜头加分。
这组充满想象力的长镜头实际上是由五个镜头拼接而成的,但在银幕上的效果是一个完整的镜头。
可以说动用了一切现代电影制作工具,包括遥控飞机、摇臂、斯坦尼康、绿屏、电脑特效等等等等,是当今长镜头设计的典范之作。
但仍有“原教旨主义者”认为这是“作弊”,“伪长镜头”,地主想说:有看有阿婆弄坎农比比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完整影片↓↓
77、雨果()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摄影:罗伯特.理查森
镜头时长:50秒特效长镜头
开篇长镜头既是俯瞰年代初的巴黎全景,随后镜头下降,钻入车站,与火车并排前进,在人群中穿行,最后来到大钟面前,对准躲在后边的男主角。这个镜头长度为50秒——刚好是电影诞生《火车进站》的片长。为了这50秒,动用了台计算机来渲染,制作耗时一年多。除了马丁·斯科塞斯目前还没有第二个人敢这么干。
面对这个镜头地主家已经词穷了。观看完整电影,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