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性综合征,如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等,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应改变,而组织结构卜并无相应病理改变。患者主诉繁多,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呃逆、腹帐、消化不良、便秘、焦虑、烦躁等,此病的主要症状有:
1.身体衰弱,易疲劳;2.烦躁、易激惹、心情紧张等;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或早醒;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头部紧束感等;5.内脏功能紊乱,如腹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及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四肢麻木、乏力等。
现代研究甘麦大枣汤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可调整神经活动,能缓和神经紧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临床应用在中医辩证施治原则指导下,可用本方加减或与西药配合治疗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
产生睡眠问题的原因很多,如某种睡眠障碍、躯体疾病、情感因素、生活方式(过多饮用咖啡和茶叶)以及环境因素(噪声、拥挤或污染)等等。
1.身体原因躯体疾病和服用药物可以影响睡眠。如消化不良、头痛、背痛、关节炎、心脏病、糖尿病、、、病,或服用某些影响中枢神经的药物。
2.精神原因可能的原因有压力很大、过度忧虑、紧张或焦虑、悲伤或抑郁、生气,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3.生活方式由于生活方式引起睡眠问题也很常见。如饮用咖啡或茶叶、晚间饮酒、睡前进食或晚饭较晚造成满腹食物尚未消化、大量吸烟、睡前剧烈的体力活动、睡前过度的精神活动、夜班工作、白天小睡、上床时间不规律、起床时间不规律。
4.环境因素吵闹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过于明亮、污染、过度拥挤。
患者,男,40岁。失眠数年,经常整夜不能入睡。开始时,应用西药安眠药尚能入睡三四个小时,以后逐渐无效。后又配合中药养心安神治疗,开始亦稍有效,但近3年来,虽反复应用以上药物,但始终不能入睡。审视其证,除失眠外,并见胸满心烦,心悸,服药后仍然微效不见。再审其证,虽云胸满,但以心前区闷痛为主,脉沉弦细而涩。证脉合参,诊为气滞血瘀之证。处方:
当归10克,生地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牛膝15克,丹参15克,枳壳10克,柴胡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
服药一个月左右。每夜睡眠增至6小时左右,其他症状亦明显好转。
以上药方私自抓药出现任何异常,后果自负!
该如何治疗?
八角安神汤,一对一治疗植物神经紊乱。
1、中医治疗心胆气虚植物神经紊乱:证候: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少寐多梦。病情较轻者,时发时止;重者怔忡不宁,心慌神乱,不能自主。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2、中医治疗心血不足植物神经紊乱:证候: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无力,失眠梦多。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3、中医治疗心阳不振(阳虚生外寒)植物神经紊乱:证候:心悸不安,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
4、中医治疗阴虚火旺(阴虚生内热)植物神经紊乱:证候: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昏目眩,五心烦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
5、中医治疗心血瘀阻植物神经紊乱:证候:心悸不安,胸闷不适,心痛时作。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方药:红花5g,川芎、桃仁各10g.
6、中医治疗水气凌心植物神经紊乱:证候:心悸眩晕,胸脘满闷,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眩滑。可用车前子30克煮水喝,代茶饮,以排浊利湿消水肿。
以上药方私自抓药出现任何异常,后果自负!
在此声明:我不是医生,我是医生的客服,文章内容由医生口录而成,为了方便广大患者,我院有来院面诊和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