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圣书院的各位听友们:
大家晚上好!
近来常听病友跟我抱怨失眠的问题,本来冬天躺进温暖的被窝里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儿,可自己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睡不着就刷手机,越刷手机越清醒,一直到后半夜好容易迷糊两三个小时,却又到了起床上班时间。或者是好容易睡着了,却噩梦连连,第二天早晨起来浑身疲惫。长时间下来,面容枯槁、双眼无神,每天的状态都像梦游。
失眠不仅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外貌形态,长期失眠还对健康有着致命的风险。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失眠的那些事儿。
首先来探讨一下:
人为什么会失眠?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吃多了睡不着,过于兴奋睡不着,养成熬夜习惯后睡不着,因为悲伤、思念、惊恐、发怒等情绪影响睡不着,不管有多少种原因,从中医角度看,归根结底就一条:阳不入阴。
阳不入阴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看一到傍晚,太阳就要沉到地平面以下,万鸟归巢,万籁俱寂,生命进入梦乡,这就是阳入阴后正常的睡眠状态。如果太阳不落山,生命就会继续活动,无法安静沉睡,这就形成了失眠。
那为什么会出现阳不入阴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健康人的身体是阴阳平衡的,阴是10分,阳也是10分。阴阳就像一对对势均力敌的好朋友,相辅相成,相生相克。阳气就像太阳,白天上班,维持人一天的精神饱满、神采奕奕。阴气就像月亮,夜间值班,让人放松沉睡、休养生息。但当阳是10分,阴减少成8分的时候,就会有2分的阳找不到与它组队的阴,这部分阳就会跑出来,在人体四处游荡,形成虚火。反之,当阴还是10分,阳上升成12分的时候,也会有2分的阳找不到与它组队的阴,这部分阳跑出来,就形成实火。人体被这些浮游在外的阳气干扰,就会导致睡不着,或者睡眠浅、多梦、惊悸、盗汗。阴数和阳数之间的差距越大,入睡时受到的干扰就越多,睡眠质量就越差,直至导致失眠。
接下来我们再细分一下:
实火和虚火型失眠如何区分?一般来说,实火型的阳不入阴,往往和肝郁化火有关。
这种人一般性子急、脾气大,像个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炸,所以他的体内长期风雷大作,难以平静,阳气亢盛难以被阴收服,到了晚上还有很多过盛的阳气在外面四处游荡,导致难以入睡,或睡着一会忽然又醒来,难以再入睡。这种人往往还会伴随口苦、胸部满涨、脉弦等症状,可以通过口服小柴胡汤、加味逍遥丸或柴胡解郁胶囊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针灸和按摩肝俞、太冲等穴位来缓解。还有一个治疗肝火亢盛、阳不入阴型失眠的验方是“半夏配夏枯草”。半夏在夏季过半的时候生,夏枯草在夏季过半的时候枯萎,一个得阴而生,一个得阴而枯,一阴一阳,正是清降肝火,交通阴阳,引阳入阴的优秀对药。
虚火型的阳不入阴则包括多种,如心胆气虚型,这种人往往思虑过重,精神紧张,多疑、焦虑,导致心神不安,入睡困难,容易做恶梦及被惊醒。这种情况可以选用温胆汤,温胆汤又叫“壮胆汤”,把胆气壮起来,不再被心悸恐惧困扰,自然就能够高枕无忧地好睡眠了。或者用安神定志丸,也有不错的临床疗效。
再如阴虚火旺型。很多习惯性熬夜的人都属于这种类型,我们的古人非常重视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的睡眠,因为这个时候阴气达到顶峰,阳气像个小老鼠一样刚刚出生,所以这个时段又叫“子时”。子时深度睡眠两小时,能顶的上其他时段五六小时的入睡效果。如果入睡时间总晚于子时,就会慢慢形成阴虚火旺的情况,并且时间越久越严重。有的听友可能会问:晚上睡不好,白天补过来不就行了吗?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没问题,其实大错特错!因为我们晚上睡觉养的是阴,白天活动养的是阳。你晚上不睡伤了阴,白天卧床不起,错过与太阳同步的养阳时机,又伤了阳。成为对身体的双重打击。阴虚火旺型的失眠患者往往会伴随口干、咽干、盗汗、长痤疮等症状,平时可以用生地黄和冰糖泡水,或者用西洋参枸杞泡水代茶饮,还可以多吃藕、绿豆、薏米、冰糖柚等食物。
还有心肾不交型,这是造成当前失眠最普遍也最顽固的一种病因。
针对这种类型的失眠,我们重点讲一味名方:交泰丸。
交泰丸为什么能治心肾不交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否极泰来。这是源于周易的否卦和泰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思考过这两个卦象,很有意思:否卦是天在上,地在下,天是不断上升的,地是不断下降的,天和地永远没有交际,不会诞育生命。泰卦则是地在上,天在下,地不断下降,天不断上升,天地交合,万物资生,才成就了姹紫嫣红的大千世界。这种古老的哲学思想,也被应用到医学当中,比如人体的心和肾这一对组合,就是类似于天和地的关系。
从五行上讲,心属火,肾属水。我们知道“火光冲天”,火势是往上走的;而水呢,水向低处流,它的气势是下降的。如果按照物理走向,心和肾永远不会相交,但因为人体中气的运化旋转之力,让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上升滋润胸肺头面,人体才能温暖和煦,四季如春。而一旦肾阴不足或者心火过旺,双方的平衡制约关系被打破,就会出现心肾不交。
交泰丸中只有两味药:黄连和肉桂。黄连是引心经火下行的专药,多余的火势去掉后,心火和肾水的比例恢复平衡,心肾就能够重新建交。而肉桂是命门的火种,命门就像我们身体的煤气灶,灶台火力充足,把肾水蒸腾成水蒸气,疏布到上焦,上部游荡的虚火见到水气,就会自然地结伴而行,像春雨普降大地一样疏布人体。交泰丸中黄连和肉桂的古方比例是6:1,但根据今天的临床验证,10:1的效果更为理想,如果是心火亢盛、心肾不交的患者,可以选用黄连15克,肉桂1.5克,打粉空腹服用,用淡盐水送服效果更佳。
有听友提出问题,老年人的觉少是正常现象吗?属于失眠吗?
老年人觉少是什么原因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老年人觉少的问题比较普遍,但并不属于健康状态。而是属于心脾两虚,也叫血气不足型失眠。
《黄帝内经》对失眠有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老年人晚上睡眠浅,中青年白天睡眠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气血。血是生命的根本能量,它代表着一种动力,把人体需要的物质能量疏布到四肢百骸,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气血旺盛,流通顺畅,肌肉丰满,运动灵活,就像河水丰沛,两岸生态良好,生机盎然,这是睡眠正常的基础。反之,血气不足,就像河流进入枯水期,两岸植被不佳,人在白天精气神不振,晚上也不能安眠。
为什么气血对睡眠影响这么大呢?因为“心藏脉,脉舍神”,如果气血不足,心得不到滋养,便不能“舍神”,神在心里住的不舒服,就像我们躺在一个又硬又小的床上,就会忍不住动来动去,神一动就会造成睡眠不安,或难以入睡。对这一类型的失眠,我们往往选择归脾汤。因为脾是血之源,源头血足了,神得到滋养,住进了宽敞舒适的大床房,人的睡眠质量便会有大的提升。
很多久病失养,长期节食减肥的患者失眠,也可以归于这种类型。他们往往还伴随心慌、头晕、失眠、健旺,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女性还有月经量少,都可以在归脾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来调理气血,改善失眠症状。
除了服药,失眠还有哪些改善方法呢?
失眠还有哪些改善方法?这里给大家推荐四种外治法:
推荐一是:泡脚按摩法。
可以用广藿香、肉桂、石菖蒲、红花、丹参、夜交藤、远志7味中药组成足浴方剂睡前泡脚。如果有内服汤剂,可以把药渣加水煎煮泡脚,增加疗效。
推荐二是:肚脐贴敷法。
①丹硫膏(丹参、远志、石菖蒲、硫磺等份研细末,加入适量白酒调成膏状)贴敷肚脐,每晚一次。
②交泰丸每晚1粒,填脐内,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者。
推荐三是:足底贴敷法。
用磁朱丸(中成药)捣碎,晚上睡觉前敷在涌泉穴上。
推荐四是:耳穴压豆法。
以神门、神经衰弱点、心、脑、肾、晕点等为贴敷点,取耳穴药豆贴片对准穴位贴敷并用手指按压。贴敷一次持续3-7天,每天按压3-5次,每次2分钟左右。
听友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养生之道。现在时令正值冬藏,夜晚又属于一天之中的“冬季”,所以冬季的失眠,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加深远,如果有失眠或睡眠不佳的听友,一定要及时对症调理。
关于失眠的内容就讲到这里,课程语音还是继续发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