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马与歌声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骏马驰骋在草原上,这种画面着实令人向往。对于哈萨克人来说,马是神圣的动物,是自由和纯洁的象征。马是哈萨克人的朋友、马背是哈萨克巴郎子的摇篮,是牧区的交通工具。炊烟袅袅的毡房、悠闲自在吃草的牛羊。马还是哈萨克族的美食,吃马肉,这并不矛盾。从养生的角度上说,马肉脂肪是一种不饱和脂肪,可以软化血管,是肉类中的上品。如果你做个比较,你看吧,牛羊肉的脂肪冷却后是凝固的,只有马油冷却了以后软软滑滑比植物油略稠。吃马肉可以增加免疫力,马油还可以用作美容产品。冬天不吃马肉,还算一个地道的新疆人吗?每年的冬天我都要吃哈萨克熏马肉,如果不吃就感觉冬天特别冷,不好过。在新疆,进入冬季请客吃哈萨克熏马肉也是一件待客之道,主人往往劝客人:“多吃点,吃了马肉冬天就不怕冷了”有一年的冬天我心血来潮,自制熏马肉,托朋友从山上买来新鲜的马肉,用盐腌过,阴半干,用爬地松松枝熏,然后把挂在暖气上烤干,嗯,味道真不错,但是这种方法不能经常用,要不然房子就熏黑了。不必担心爬地松的烟味儿,它是天然芳香剂,我常用它熏房间。我做的熏马肉纳仁,味道不错。我这样大谈吃马肉不知道会不会冒犯一些素食主义者、吃斋念佛的人?曾经,我也尝试吃素,晚上不吃饭,很少沾荤腥,除非出去聚餐,然后头发大把大把的掉,然后脸容易过敏,肿成面包,不能沾海鲜,一沾海鲜就过敏,严重的时候要去打针脱敏。鼻炎,咽炎,频繁的发作,实在是苦不堪言。后来按时按点吃饭,饮食按照营养搭配,荤素搭配,现在身体状况好多了,人的体质不一样吧,我父亲是兽医,所以,我从小吃肉比较多,可能我是这种体质。养马是在远离人烟的大草原,绿色、原生态、无污染。马肉有种特殊的香味,马肉与松树是完美的搭配,加点盐更入味,松枝给马肉增香,变成熏马肉,把马肉的香味锁住。最好吃的是肥瘦相间的肋条肉,咬一口唇齿留香,舍不得吞咽,让味觉印象更加深刻。冰天雪地吃马肉,身体像一团火。冬天畏寒怕冷的人,吃上几次马肉真的不怕冷。记得20年前,我请几位好友到家来吃马肉,记得那时候一公斤熏马肠18公斤,我做了哈萨克马肉纳仁,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朋友尽兴而归。第二天,年轻的小艾说他晚上流鼻血了。平时天天跑步的张姐说她晚上失眠了,瞧瞧,都是马肉惹的祸。今天这个熏马肉是菜市场买来的,用铁锅煮了两个半小时,然后用肉汤浇汁,拌皮带面,熏马肉切片装盘,边喂小孙子吃饭,用手抓吃完了,然后晚上就不停地喝开水,然后把马油抹到脸上,不停地在房子里活动,还是觉得口渴口干,睡不着爬起来写稿,写这篇吃马肉的文章,明知道写“我我我”是新媒体的大忌,还啰啰嗦嗦,不知道你们烦不烦,就此打住吧。有次看电视纪录片,南方一个少数民族把刚宰杀羊肠子里面新鲜的没消化的青草汁煮了吃,他们说,羊是吃山上的草,都是中草药,那个东西多好多好。十里不同俗,各有各自的美丽,你那里有什么觉得你让你心心念念的美味呢?天冷吃什么呢?来一点熏马肉御寒又美味。山衔落日是我,给你给你讲述《新疆是个好地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