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咨询做的是什么?不是使用什么心理技术就能万事大吉、更不掌握什么疗法就能永葆健康,而是借助一种实际的方式,去传达一种感受,将不纠缠的平等心的概念同化到来访者心底,与来访者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化学反应。
心理咨询,究其根本:咨询的是一种感受,咨询的过程是两种感受碰撞、共频。站在来访者角度来看,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一定是“同化”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把它吸收掉。
有效的咨询,往往遵循:以自己(来访者本人,不是母亲、父亲、丈夫、妻子,而是实实在在的病患本人)为本“平衡→不平衡→平衡”。
02
比如,一位总是睡不好的来访者丛先生,找到我做咨询。仔细了解之后,发现他的问题并不是真的没有睡好,而是害怕自己睡不好。我们常常说,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好巧不好,他就中招了。
咨询过程中,我不断的引导、充当他的镜子,让他看到自己“原来是这样的”;我们一起商议基于他这种容易敏感多疑多虑的性格,通过觉察力练习,让他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从负性思想中一点点抽离出来,一点点放下对睡眠的执念。
李宏夫老师在《情绪自救》一书中曾提到:所有过去的先圣先贤都曾说过“要了解你自己,要了解你自己”。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圣贤,是因为他们了解自己,他们透过探究自己的内在实相而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不可以仅仅限于知识上的,这样是没有用的。
03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就提到需要以“自己”为本,展开心灵的疗愈。上面提到的宋先生,接受心理调整之前,虽然偶有失眠,但整体心理状态尚可;前来向我咨询时,对睡眠的“怕”、对睡眠的执念,已经使得内在心理的天平已经不平衡;通过基于宋先生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不断的情绪疏导和方法练习指导,达成心理平衡。宋先生从头脑层面的认识自己,在每一次练习中感受各种“感受”:害怕、焦躁、不耐烦,以及那些曾经固化了的行为:刻意去控制、压抑······每一次的方法练习都是宋先生在给自己身、心下功夫的过程,每一次练习都是一次又一次帮助宋先生从纠结、纠缠中逐渐脱敏,每一次练习都是宋先生心理模式一点点从不平衡转向平衡的过程。
04
如果不能好好享受“生生霸占”了我们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真的不是一件幸事!对于焦虑、失眠的朋友来讲,如果说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那么没有适合自己的睡眠调整方法是万万不能的。
在宋先生的咨询中,调整睡眠、焦虑的主线方法就是静坐观息法。静坐观息法,需要找一处安静的地方,盘腿做好,闭上双眼,手自然放好,将注意力放在鼻孔处的呼吸上,就只是去感觉鼻孔处的一呼一吸,持续专注呼吸进出。
这个方法便是藉由人人都有的、时刻都在发生的呼吸,通过这个工具的使用,剥离出负性情绪,展开内在的自我疗愈,恢复自然的睡眠能力。
在强迫、焦虑、抑郁中修炼—加油吧朋友,我能从地狱中走出来,你也可以
不放弃自己,你就一定会走出抑郁、焦虑、强迫的黑暗
抑郁症让我成长:敞开心扉,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是一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我的经历给你信心
产后抑郁焦虑症重塑感悟——我已经掌握打败摄魂怪的方法
强迫症康复体会:不放弃,坚持练习,你就会收获令你一生受益的宝贵财富
重度抑郁使我学会了“爱”和“感恩”
愿我强迫抑郁焦虑的经历分享,给你带来信心和力量
5个自我调整的病友经验分享
一句话治好强迫症,强迫症患者总结
塑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