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悠悠
来源
创业中国(ID:cychina)
转载请联系7
小创君
创业中国二当家
昨夜,你失眠了吗?
「
正文
」最近微博上有一个话题被炒的尤其火热,叫做“失眠签到”。简单来说就是有失眠困扰的人会在凌晨睡不着时,到这个话题下面发微博签到,虽然整个活动看似“孤独”无聊,但背后却聚集着一个庞大的群体。有多大呢?在截稿前,该话题仅讨论次数累计就有92.6万次,阅读总计10.2亿次,可见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数之多。悠悠还特意观察了下签到人群的留言,发现每个人的失眠原因不尽相同,有人是纯粹的生理障碍,有人是忧虑过度,还有人则是“报复性熬夜”。但不论哪一种,都是每一个正处于失眠状态下的人的真实状态。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超过3亿中国人有睡眠障碍。不仅失眠人数与日俱增,连“患者”群体都越来越集中。据《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显示:失眠重度患者超六成为90后,年龄均在25-29岁,并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尤其是在北京的年轻人,睡得最少,平均时长不到7小时。▲图源:《中国互联网网民睡眠白皮书》有人说,人的一生,应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睡眠。这是因为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不仅会让人变丑,还会影响人的健康与智商发育,难道失眠患者们只能任其“恶化”下去?为解决这一障碍,许多人把目光放到了药品以及助眠设备上,并通过线上平台购买商品。据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年1-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人数占总消费人数比例62%,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的总和。有市场的地方就难免有失序的时候,尤其是在保健品这块。有不少失眠患者会在没有医师指南的情况下通过食用“褪黑素”来助眠,不过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长期大剂量服用褪黑素,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即使道理如此,但重金买“觉”的人依然如缕不绝。01
失眠者的困扰
睡个完整的好觉,对于常常失眠的3亿中国人来说实属不易,在纪录片《追眠记》中,便可略知一二。睡不醒
片中,失眠的人群被细腻的编剧分为了三大类,第一类是遍布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学生翟曼婷是来自河南省的高考生,她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要赶往教室,晚上12点还要挑灯夜战,一天学习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他们的失眠,大多源自学业的压力。▲图源:《追眠记》睡不好
第二类是漂泊在职场中的打工者们,他是IT创业青年张成,为理想事业熬下一个个寂寞的夜;他是呼吸内科的主治医生,为每天要面对的多个病人出谋划策;他是一年四季都在翻山越岭的火车司机,为养家糊口日夜兼程;她还是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要承担工作压力的年轻妈妈们。这群人的失眠,说到底源于求而不得的生活。▲图源:《追眠记》睡不着
最后这一类,是失眠的常见人群——老年人。凌晨三点失眠,一宿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这是78岁郑秀花的日常。她的失眠原因和大多数老者相似:思念孩子、害怕生病、担忧性命。▲图源:《追眠记》睡不醒、睡不好、睡不着,上至青年,下至老年,失眠因素似乎从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消散。但正因如此,才激活了全球上万亿市场的睡眠经济。02
万亿级的睡眠市场
据悉,全球睡眠经济的商业规模已达到万亿以上,预计到年仅中国就有亿的市场,预计到年,我国的睡眠产业市场容量将达到1万亿。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容量,是因为每个有睡眠需求的人对产品的需求又各不相同。从年7月到年6月的线上商品销量排行榜中就可以看出:小到耳塞、眼罩、智能手环;大到香薰、夜灯;外用至枕头、足贴,内服至保健食品、褪黑素。从里到外,消费者都摸索了遍,只为从助眠商品中找到能让自己睡得更好的“秘密武器”。▲图源:亿欧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嗅到睡眠经济崛起的气味后,一批批创业者和巨头们也如洪水猛兽般“杀”了进来。助眠APP
除了上面提到的小件商品外,睡眠市场还孕育出了不少细分市场,其中就包含这几年突然火起来的助眠APP。以下载量上千万的蜗牛睡眠、潮汐和小睡眠为例,白领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人群。三者的功能大致相似,都是通过释放出某种声音帮助听众进入睡眠状态,这些声音包含催眠曲、自然声音、计时器等内容。紧接着,是通过软件,记录使用者的睡眠状态,譬如梦话、呼噜声等,再进而分析使用者的睡眠质量并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睡眠情况。至于如何盈利,三种软件略微不同。潮汐和小睡眠都以增值服务、会员定制服务为主,蜗牛睡眠则在此基础上还增设了蜗牛商城与数据整合服务,以此扩大盈利面。智能睡眠产品
早在年时,能记录使用者睡眠图谱的智能手环就已经风靡起来。发展至今,专注智能睡眠的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在国际上,三星、苹果纷纷布局,分别在年与年上架了睡眠追踪器SleepSense与Beddit睡眠监测器,力图抢占国际睡眠市场;而在国内,先于三星与苹果的SleepPace享睡在年就已涉足该领域,并靠一系列智能设备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声。▲图源:SleepPace享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