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有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作用;三焦俞穴的位置: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详见本文图解三焦俞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位于腰部,在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指宽处。取穴时常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在背部。腰系上腰带,腰带正好在左右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的最高处。此线正好通过第四腰椎骨,然后,从此骨往下的第二个凸骨即第二腰椎骨,第三个凸骨是第一腰椎骨,三焦俞穴就从这两块凸骨的中央起,往左右各二指宽处。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一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
Sānjiāoshù(BL),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三焦背俞穴。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三焦俞穴”,“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地。外散三焦腑之热。
(1)缓解治疗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水肿等。()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呕吐、遗尿等。调三焦、利水强腰。现代常用于治疗记忆力减退、发烧、失眠、肾炎、腹胀、青春痘、糖尿病、遗精。三焦俞穴配气海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肠鸣、腹胀。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用拇指指腹点压此处,点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如此重复0次。被按摩者俯卧,按摩者用两手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揉三焦俞穴约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三焦俞穴至潮红发热,每天坚持,可缓解腹胀肠鸣等。用艾条温和灸5~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小便不利、水肿。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小便不利、水肿。
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三焦俞穴,力度微重,出痧为度,可治疗小便不利、腰痛等。直刺0.5~1寸。三焦俞穴对治疗青春痘十分有效。刺激方法以间接灸或线香灸较为有效。每天一次,连续刺激一个星期就会出现效果。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穴位查询手册↓↓↓ 张萌萌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