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5摒弃了对原发性及继发性失眠的区分,将诊断标准集中于失眠障碍的症状。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寻找患者失眠的确切根源有助于选择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
针对这一课题,加州大学精神病学系的MatthwA.Goldnbrg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原文5月18日发表于Mdscap。作者的主要观点如下:
诊断
约30%的美国成年人存在失眠症状,其中20%呈慢性病程,未接受充分诊断及治疗。治疗睡眠障碍的基础是准确诊断,失眠严重度指数(InsomniaSvrityIndx,ISI)可对患者入睡、维持睡眠及早醒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并在随访中用于衡量干预措施的效果。
基于DSM-5,失眠的诊断不再依赖于病因,而以当前症状为标准。因此,无论是否同时存在其他的躯体及精神障碍,医生均可做出失眠障碍的诊断。DSM-5中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可参考:
失眠障碍
诊断之外
特定症状特征可作为确定治疗靶点及随访监测时特别北京白癜风医院医师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