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为什么会失眠
作者:徐新建
失眠是指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好,这是一种病。这种病不能打针,不能开刀,不能住院治疗,虽然可以吃药,但吃药多了会产生依赖性,反而会加重病情。我如果从年轻时算起的话,受失眠的困扰大概已有三十多年了。一般情况下我的睡眠规律是这样的:晚上九点半躺下,看一个小时的书或手机,十点半左右关灯睡觉,由于入睡比较慢,大约在十一点左右进入睡眠状态。从十一点到后半夜两点属于深度睡眠,也基本上不做梦,我曾笑谈“这时候如果有人把我抬走的话,我可能都感觉不到”。从两点到四点属于清醒阶段,就像大白天一样,头脑清醒,一点睡意也没有。四点到六点基本上处于半睡半醒状态,而且做梦就像放电影一样,一段连着一段,一篇连着一篇,故事情节不重复。中午必须午睡,上班的时候睡半小时,退休后睡一小时,这早已是雷打不动的规律。半夜睡不着的滋味是很难受的。我老母亲也是常年失眠,她老人家在世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睡不着时就像在鏊子上烙饼一样,翻来覆去地烙。”这句话太形象了,那不是在睡觉,是在受煎熬,没有失眠症的人不可能体会到睡不着的滋味。曾经有人教我“数羊”,说数着数着就能睡着了。我也曾试过这个办法,一开始还管用,睡不着时就闭着眼默默地数:“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数着数着就数差了,在不知道数到多少只羊的时候就睡着了。后来再数羊不管数到多少只,都不管用了。不是“羊”不管用了,而是人有了抗“羊”性。人为什么会失眠?具体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原因,有遗传的因素,有生活、工作环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生理的因素。西医管失眠叫“神经性睡眠障碍”,中医叫“气滞血瘀,脉络不通”。根据本人自身的情况,我认为失眠百分之七十的是心理因素。总是感到心里有事,杂七麻八的念头太多,想不开,放不下,用一句最通俗的话说,就是“想多了”。比如今年春天突如其来的疫情,孩子们所在的小区发现新冠患者,小区立即被“封城”了,自己一下子就蒙了,虽然相隔不远,但小区不准进,孩子们也出不来。于是就整夜不睡觉,翻来覆去地想:他们怎么吃饭?怎么上学?怎么上班?每天晚上就和他们视频,详细询问情况,想要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后来的事实证明,自己确实是想多了。那时候防疫抗疫已经成为全国性重点工作,而且孩子们也有能力处理日常生活。可以说,我们能够想到的,孩子们自己也都想到了。我们和孩子想不到的,政府部门和社区都替他们想到了、做到了,而且比我们想到的更周到、更完善。“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我们确实没有必要替他们担心,自己心里的杂事和背上的包袱,完全都是多余的,除了失眠影响自己身体健康外,没有半点作用。所以说“养病养心,浇树浇根”,心病还得从心上治。根本的问题是要放得下,要想得开。背着就是包袱,放下就成了故事。放下了才能轻松,想开了才能睡得着。好好睡觉是最好的养生,好好睡觉才能身体健康、延年益寿,据说好好睡觉还能美容养颜呢!其实,有什么能放不下呢?父母那一代很大程度上是要为儿女的吃穿操心,现在这些事早就不是问题了。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条件以及他们自身的能力,比我们小时候不知好了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国家大事更不用我们操心,事实上我们也操不了那个心。既然如此,那就放平心态吧,好好睡觉,身心健康,快乐生活,美好的明天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敞开心扉,去迎接那阳光灿烂的日子吧!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