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抑郁症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人觉得心情不好就是“得抑郁症了”,有人觉得抑郁症不是疾病,“想开点”就好了,医院。下面就一起看看关于抑郁症的误区。
抑郁症的八大误区误区1.“不开心”就是“抑郁了”
真正的抑郁症,“心情低落”要至少持续两周,影响其日常工作、生活,而且不仅仅表现为情绪不好,还有焦虑不安,兴趣缺乏和乐趣丧失,“做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此外有些患者还出现胸闷、胃肠道不适等躯体焦虑的症状。因此,不能将暂时的心情不好简单地归结为抑郁。
误区2.抑郁症靠心理疏导就能好
有些患者的家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问题,做做思想工作,情绪疏导就能好,医院治疗。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尤其是发展到了中度和重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遗憾的是,由于患者不重视或者存有“病耻感”,抑郁症的就诊率不到4%,也就是说,还有96%的患者没有意识到,医院进行检查。在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了治疗。“医院确诊患有抑郁症,有些因为经济原因,有些担心药物副作用,有些认为自己能够调节好,仍有部分患者不接受正规治疗。”
误区3.抑郁症患者会使劲哭
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总会哭,有些患者不哭或者特别悲伤,他们只是觉得“情绪空白”,觉得自己没价值或者没用。
误区4.服用药物会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
有些患者认为服药会产生依赖性,服用上就停不下来,或者带来副作用,因而排斥服药。事实上,抗抑郁药物本身是不会给患者带来依赖性的。但有些合并治疗患者焦虑和失眠的处方药物,例如安定类药品,可能在长期、规律服用情况下会存在一定依赖性,但这类药品往往只是需要患者短期服用,因为不必过度担心。还有些患者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时,会出现胃肠道反应,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遇到时不用担心,坚持服药一周左右就会消失。
误区5.说出来只会更麻烦
有证据显示,与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一定设置下对问题进行讨论,会让事情变得好起来。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通过处理消极的观念、未察觉到的情绪或者人际困境,可以让抑郁症得到缓解。
误区6.症状缓解了就可以减药停药
之所以强调按时服药,是因为抑郁症有容易复发的特点,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仍有35%的复发几率,如果三次发作、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今后复发的概率几乎是%。“抗抑郁药物起效慢,最快也要两周,所以不要吃完药觉得不能立刻看到效果,就认为没有作用,并且,大部分复发的患者是因为过早停药而复发的,在治疗过程中要听从医嘱,坚持服药,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疗效。”
误区7.抑郁症不是病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不能拿来与正常的“悲伤”混为一谈。和一般的情绪波动不听,抑郁症患者在大脑影像扫描中会显示出异常的状态。此外,大脑中用来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物质也会出现失衡,总的来说,就是抑制性的物质要多于兴奋性的。
误区8.抑郁症会被更努力的工作状态击败
有人认为,只要忘情工作,就能从抑郁状态解脱。可能对于稍微有些抑郁状态的人来说,这真的是良药。然而,它对抑郁症真的无效,过度工作,尤其是男性,实际上恰恰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之一。
自我检测抑郁症的几种方法1、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心情抑郁,或者是由病人自我报告,例如,感到伤心,心理空空的),或者是通过旁人的观察(例如,暗暗流泪),注意: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以表现为易激惹,而不是明显的心情抑郁。
2、在每天大部分时间,对所有或者大多数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了兴趣。或者通过病人自我报告,或者通过旁人的观察。
3、体重显著减少或增加(正常体重的5%),食欲显著降低或增加。注意:在儿童表现为缺乏正常的体重增加。
4、每天失眠或者睡眠过多。
5、每天精神运动亢进或减少(不止是自我主观感觉到的坐立不安或者不想动,旁人都可以观察得到)。
6、每天感到疲劳,缺乏精力。
7、每天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或者自罪自贬(可能出现妄想)。这不仅是普通的自责,或只是对自己的抑郁感到丢脸。
8、每天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下降,做决定时犹豫不决。(自我报告或者是旁人的观察)
9、常常想到死(不只是惧怕死亡),或者常常有自杀的念头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或者是有自杀的具体计划,甚至有自杀行为。
内容来源:99健康网
图文编辑:许晶晶
往期精彩回放
●呕吐、拉肚子到底是食物中毒还是诺如病毒?
●儿童发烧真会烧坏脑子吗?
●春季流感高发,教你一分钟分清流感OR普通感冒
●不方便植树?您可以低碳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