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高考迎来了倒计时,备考期间,孩子压力太大失眠怎么办?如何舒缓压力?如何让孩子吃得更有营养?健脑保健品到底能不能吃?……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为考生和家长支招,以最佳状态迎接中高考。
保持平常心学会自我调整
高三学生小凡(化名)平时成绩非常优秀,父母基本不用管他的学习,但是近两个月来他非常努力,跟同学比谁刷题刷得多。两周前小凡开始出现紧张、焦虑,吃不下、睡不好的状况,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学习效率明显下降。
“越临近考试,学生的心理压力越大。总觉得自己复习得还不够,总想珍惜最后的时间突击一下。然而这样学生容易出现越复习越心慌,越学心里越没有底,反而把恐慌情绪一直带到了考场上。”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乾说,“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平时只注重知识训练,忽视心理素质培养,总担心会出现自己没有复习到的试题,总担心落榜以后怎么办,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
黄乾认为,中考也好,高考也罢,无非都是人成长过程中的“阶段性小结”。学习的目的不是升学,而是对一个人意志品质、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要光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其次,学会自我调整,为迎接中高考做好充分准备。临考的最佳状态是保持一定的紧张程度,内心略带一点兴奋,因此要逐渐增多休息时间,确保考试时间段做对应的科目试卷练习,其他时间回归课本。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做好熟悉考场、恢复体力等具体的应考准备工作。最后,保障睡眠时间与质量。考生在长期备战复习的过程中最缺少的就是睡眠,应把睡觉当作自我调整的重要项目,但不是天昏地暗地大睡,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遵循自己的生物钟,保持适当的睡眠时间和质量,睡醒后感觉舒适、清爽就好。黄乾还提到,“如果无法快速入睡,可以选择一些冥想音乐来听,类似摇篮曲、夜曲等,借此来放松心情,舒缓神经。”
平常吃什么考前少改变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许多家长都开始变着花样地给孩子做好吃的,一些家长还特意找来一些补脑、补心的偏方给孩子进行大量的食补或药补,对此,医院医务部副主任、门诊部主任、主任医生钟宏琳表示,盲目、过量进补,不但达不到效果,反而可能加重孩子肠胃负荷,影响身体健康。钟宏琳提醒家长,“孩子们平常怎么吃,这段时间就怎么吃,最好不要在大考前盲目改变孩子的食谱。”因为现在大多数考生都不缺乏营养,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于各种营养都能比较好地吸收,一日三餐完全可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家长如果刻意改变孩子原先已经形成的食谱,孩子的身体需要重新适应,如果不能适应,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还容易给孩子营造紧张的家庭气氛,增加他们的精神负担。”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各种考前保健品、营养品,钟宏琳认为也没有必要购买。“保健品不能取代日常食物,过分依赖反而可能使孩子失去应有的紧迫感,产生懈怠、依赖心理,影响学习、不利于发挥水平。”钟宏琳说。“考前这段时间要多给孩子提供新鲜蔬菜、菌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适当增加牛奶、鸡蛋等蛋白质,忌吃油炸、街边小吃等不干净的食物。”
家长要保持“稳定”做好后勤保障
越是临近考试,家长越希望用各种方式对孩子表达关心,这也是人之常情。但经常有学生投诉家长:“回到家里,时而端茶送水,时而端粥送汤,像小媳妇一样的殷勤,让我心里发慌。”还有学生说:“我妈整天叨叨,比我还紧张,却老叫我不要紧张。”其实,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只要像平时一样就好,如果太特殊化会让孩子觉得很不自在。
“很多时候学生担心和焦虑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家长的态度,以及对父母的内疚心理。因此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成绩,因为绝大多数孩子在面对中高考时是非常紧张的,对自己也是高要求,家长此时不需要再额外强调。”黄乾建议家长现阶段就是做好后勤保障,让考生保持饮食均衡,提醒他们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做好自己情绪稳定。同时家长自己也要自我调节,不要让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备考状态。在自己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可以适当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找合理的途径宣泄,比如和好朋友倾诉,做适当的体育锻炼等。
原标题:中高考倒计时送你一份健康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