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失眠睡不好中医从脾胃入手治疗有

浅眠易醒?

过度早醒?

……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

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

失眠让人苦不堪言!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失眠呢?

“我们在临床中常常遇到一些患者因为胃肠有病,或者辗转难以入眠,或者半夜痛醒,或者夜间胃肠不适而醒来,再难入眠。对此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有记载,如《素问·逆调论》说:“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意思是说,有胃病或胃肠不适的人,入睡困难,容易失眠。意思是胃气不和,则可引起喘息不能平卧,或失眠而不得安卧的病证。

失眠“胃不和”为主证

失眠的因素有多方面的,不过临床常见一些人生活不规律、过度熬夜,违反了自然规律,从而引起失眠。同时,还有工作、生活的因素带来的心理波动,引起的高度兴奋、忧伤、焦虑、忧郁妨碍入眠。

中医认为,人之失眠,皆因脏腑功能失调,但“胃不和”是主证。《内经》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成为临床的经典指导原则。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失眠患者中,约有43%的患者是因“胃不和”造成的。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一是饮食不节。平时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过饱,喜吃夜宵,无形中增加了胃的负担,致使胀满难受而影响睡眠。

二是患有慢性胃肠疾病。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结肠炎等病的患者,大都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胀满不适或胀痛、嗳气时作、嘈杂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睡眠障碍。

“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开阔了从脾胃角度开启治疗不寐的先河,脾胃有疾病,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或者不易入睡。这是因为脾胃主水谷运化,脾胃功能失调,宿食停滞或胃肠积热,浊邪或热邪就会内扰心神而致失眠。

由此可见,脾胃不和与失眠两者“互为因果”,而失眠症会加重胃肠机能发生紊乱,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脾胃不和致失眠医案

胃中不和,概括了一切脾胃功能失常所出现的病症,这些病症皆可能影响睡眠,治疗时应辨证用药,方能消除失眠之苦。

1

食滞中脘,胃失和降不得卧41

李某某,女,62岁,于年5月3日初诊。患失眠年余,曾服养心安神中成药罔效,靠服西医安眠药每晚勉强入睡两三个小时。

刻诊:晚上入睡困难,白天精神困顿,伴有胸脘胀闷,头晕欲呕,呃逆酸腐,纳食欠馨,晚餐多食更是辗转不安,甚则彻夜难免,大便黏滞不爽,舌暗红,苔白厚腻,脉弦滑。

证属:食滞中脘,胃失和降,浊气上逆,阳不入阴。

方药:炒苍术10克,焦三仙各15克,香附10克,炒栀子6克,茯苓15克,炒枳实15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炒莱菔子12克,莲子心10克,大黄炭3克。诸药合用,具有行气解郁、清热安神、健脾止呕、消食化积作用。5剂,水煎服,晚饭后服第一煎,早饭后服第二煎。

二诊时停服西药安眠药已能入睡,但睡不踏实,胸脘胀闷已减,纳食有增,大便通畅,舌偏暗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滑。原方中莲子心、大黄都属于苦寒,长时间服用容易伤脾阳,故在患者症状减轻后改用丹参15克,生薏仁30克,再进10剂,诸症消失,纳眠俱香。一个月后随访,病未复发。

2

  痰湿中阻,胃失和降不得卧

罗某某,男,55岁,于年08月12日初诊。患失眠3年余,曾服西药及归脾丸、朱砂安神丸、七叶安神片等中成药不效,近一个月来,因应酬喝酒较多,渐至彻夜达旦,不能入寐,伴有头晕耳鸣,精神恍惚,身困乏力,恶心欲呕,胸脘痞闷,形体肥胖,舌微红暗,苔白腻,脉沉弦滑。

证属:痰湿中阻,胃失和降,阴阳不交而致不寐。治宜豁痰理气,和胃安神。

方用:

导痰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法半夏15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枳实12克,胆南星6克,全瓜蒌20克,薤白10克,菖蒲10克,郁金12克,远志10克,炒枣仁15克,佛手10克,枳椇子15克,炙甘草10克。组药合用,具有燥湿豁痰、行气开郁、补血安神的功效。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药后每晚能睡三四个小时,但易醒,呕恶已减,精神较前明显好转,胸脘渐畅,舌苔白腻,脉沉弦滑。原方佛手具有疏肝理气、止呕的作用,现恶心欲呕症状减轻后,可去除,加炒谷芽、炒麦芽各15克,增强健脾消食的作用。服14剂,水煎服。

三诊:药后睡眠佳,纳食香,精神爽,诸症若失。继以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以善其后,调理月余,临床痊愈。

3

寒热错杂,中焦痞塞不得卧

  

周某,男,39岁,于年7月25日就诊。患失眠证半年,每晚仅睡二三小时,伴见头晕神疲,恶梦纷纭,虽服多种养心安神之品,未收寸效。

刻诊:症如前述,兼见脘腹胀闷不舒,纳食不香,呃逆嗳气,口干不欲饮,大便稀,日二三次,矢气频仍,舌苔厚腻,脉弦滑小数。

辨证: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胃气失和,心神被扰。即张景岳曰:“今人有过于饱食,或病满者,卧必不安,此皆为胃气不和之故。”治宜辛开苦降,寒热并施,和胃安神。

方用:

半夏泻心汤加减: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干姜10克,黄连6克,人参10克,炒枳壳12克,远志10克,茯苓15克,焦三仙各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5枚。进3剂,诸症有减,每夜能睡四五个小时;又进7剂,诸症消失,夜寐正常。

方中用法半夏、黄芩、黄连、干姜清热燥湿;用远志、茯苓养心安神;用炒枳壳和焦三仙消食化积;再用人参、大枣、炙甘草滋补脾胃之气。

4

 中焦浊热,胃失和降不得卧

李某某,女,48岁,于年6月12日初诊。患失眠约一年,伴见头晕、健忘、身疲乏力,曾服健脾养心、镇静安神之品百余剂,非但不效,且病情日渐加重。

刻诊:症如前述,兼有精神恍惚,心悸易惊,脘腹胀满,纳欠馨,矢气多而味重,大便干结难解,口中浊气熏人,舌红苔黄厚,脉沉弦有力。

症属:中焦浊热,腑气不通,胃失和降,浊热上扰,心神不宁之证。治宜泄热通腑,和胃安神。

方用:

小承气汤合小陷胸汤加减:大黄10克(后下),枳实10克,厚朴10克,瓜蒌15克,半夏12克,黄连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炒谷、麦芽各15克。水煎服,日1剂。药后排稀便日2~3次,共服10余剂,纳眠俱佳。后以保和丸调理月余诸症未复发。

“胃不和则卧不安”,对临床治疗失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是引起“胃不和”的病因多端,不可执半夏秫米汤治而不变。任何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失调都可致不寐,“胃不和则卧不安”可引申为“五脏不和则卧不安”。临证应守其法而不拘其药,权衡达变,圆机活法。上述四案,虽均有胃不和之证,但病机各异,故治法遣方用药有别,且均收佳效。

五帝中医门诊部

强医强药强产品强服务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中华民族的瑰宝,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神农氏尝百草,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中医药基础。五帝中医取名“五帝”,溯古崇今,既传承三皇五帝的仁心仁术,也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医文化。

广州五帝中医门诊部,坐落在广州秀丽的白云山脚下,位居繁华的商业中心白云万达广场。这里交通便利,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兼具传统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是养生的尊享之地。门诊部占地面积多平方米,气派宽敞的挂号大厅,传统典雅的名医诊室、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交流中心,医诊设施一应俱全,是一家集中医治疗、养生、理疗、康复、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特色医疗机构。

门诊部开设传统经典的中医特色专科,包括中医骨伤科、中医康复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等。与国内知名中医药大学建立合作,拥有一支强大的中医专业医疗团队;汇聚了众多名医专家,医院“一号难求”的中医专家坐诊。运用经方古法、推拿、针灸、艾灸、拔罐及小针刀等特色疗法治疗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五帝中医秉承“振兴中医,造福百姓”的宗旨,传承、弘扬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我们坚持“强医、强药、强产品、强服务”的经营理念,为社会各阶层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服务。

欢迎提前预约名老中医!

预约电话

-,

地址

广州市白云万达广场云城南二路号五帝中医(白云万达广场锦江都城酒店旁边)

五帝中医门诊

赞赏

长按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得了白巅峰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cs/79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