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长将抓好以PM25为主大气污染治理

环保部长:将抓好以PM2.5为主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上海医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应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奔腾"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产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第一本书是《寂北京医治白癜风静的春季》,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这本书揭露了为寻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季》。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当中"。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华是推迟实行的灾害"。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拜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第三阶段:奋起的奔腾。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以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入反思。以四次世界性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产生了历史性转变,期间产生了4次历史性奔腾。第一次奔腾是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开始共同研究解决环境问题。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确立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原则。环境宣言原文援引了毛泽东主席的话:"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会议开幕日被联合国肯定为世界环境日,每一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去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第二次奔腾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进行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在全球范围启动了历史性转变。由我国等发展中国家提倡的"共同但有辨别的"原则,成为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基本原则。第三次奔腾是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会议提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3大支柱,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必须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调和。第四次奔腾是2012年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发起可持续发展目标讨论进程,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正式通过《我们向往的未来》这1成果文件。纵观世界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史。每一次重大环境事件的产生,都会推动环境与经济关系的重新调解。这大致分为3种类型:1是绝路逢生型。以德国为代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国家战略从经济发展优先逐步调解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调和,通过实行一系列环境法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告别唯经济发展时期,严重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到20世纪90年代,德国的环境质量得到很大改进,河流变清了,空气污染减轻了。2是奋起直追型。以日本为代表。2战后随着工业发展,日本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日本一开始寄希望于在不妨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环境,结果没有摆脱公害事件爆发的恶运。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日本就有4件。从1970年开始,日本确立环境优先原则,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法律和标准,经过几十年努力,基本解决了工业污染问题。3是逾越发展型。以新加坡为代表。新加坡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始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离,避免市区环境污染。经过加快建设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保持了清洁和优美的环境,成为举世闻名的"花园式城市"。国际社会为解决环境问题付出了很大努力,但全球环境问题少数有所减缓、整体仍在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气候变化、水资源危机、化学品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基本解决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等因素,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加重,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寻思和汲取。发达国家曾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我国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努力避免,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基本经验在于:1是建立以高违法本钱为理念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终生追究,严格执法。2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发展中找出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3是充分发挥科技支持作用,强化环境经济政策鼓励,推动环境本钱内部化。4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构成全社会推动环境保护的强大协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cs/7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