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惟一能做的就是使时间的流逝变得甜美。——安哲罗普洛斯
1.《英国病人》
从不离身的,不是那个女人,而是希罗德的历史书,书里有古老流域的名字,沙洲和绿地的名字,他草草画下的地图,随手写下的笔记,比如“在一半的时间里,我不能没有你,在另外一半的时间里,我又觉得无所谓,这不在于我爱你多少,而是看我能忍受多少”,她总要他对他说话,她需要语言来打捞,让她靠岸,他则厌弃语言,我想他厌弃一切被占有的途径,这个男人,他在遇见这个象小狮子一样长着浓密的金色毛发,轰隆隆开进他的生活里的女人之前,他全部的生活流域就是这本考古书,以及它暗喻的历史的厚重,在想象力里打开的远古时空,他一度把它送给她,我一直记得他郑重而踌躇的眼神,还有她接过书时,眼睛里的发光的欢喜,一点点跳跃的小光斑。
2.《面纱》
有些时候就想去看看这些老片子,这样的片子更适合一个人安静地去看。优美的音乐,优美的中国南方山水,还有重新活过来的爱情。如果一直这样该有多好。就在沃特和吉蒂都开始明白身边的人才是自己的幸福的时候,沃特却染上了霍乱。吉蒂亲眼看着自己的爱人埋葬在中国的祥贝河边。一同埋葬掉的,或者一同新生的,还有吉蒂对爱情或者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爱其实在遥远的附近。只是好多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去珍惜身边的人。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已经错过很多。也许只有这些才是永恒的。永恒的往往又是短暂的,短暂到让人恍然如梦。这是悲剧制造者常用的借口。又或许,我们很多时候都喜欢去看这样一种悲剧之美,看玫瑰花里流出炙热的血。喜欢文艺片的人应该会爱上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是这样一部片子基本在中国取景,你会看到中国四大古镇之一黄姚古镇,你会看到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宜州,你会看到京剧,会看到黄秋生,夏雨还有那个著名的叫吕燕的国际模特。
3.《赎罪》
我无疑也是喜欢塞西莉亚的,她以真正的,倾尽一生的爱情去回报一封内容猥亵的信。我相信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有足够的机敏去分辨出那些猥琐字眼中的真情,更不是所有的女子都拥有为一个“有罪”的男人与家庭决裂的勇气。她更是深情的,如果不是那场该死的战争,明天的明天之后,他和罗比的重逢,也并非什么遥不可及的憧憬。
无论是那个晚上亮绿色的连衣裙,落在门毯上银色星星的头针;还是最后分别时海边小屋的明信片,消失在街角那红色的十九路公车——爱情,即使最终逃脱不了生离死别的宿命,却也不总会以狰狞的面目反复出现。爱情的过往里遗失的美好,总是让人缅怀它的壮烈。
4.《香水》
人可以在伟大之前、恐惧之前、在美之前闭上眼睛,可以不倾听美妙的旋律或诱骗的言词,却不能逃避味道,因为味道和呼吸同在,人呼吸的时候,味道就同时渗透进去,人若是要活下去就无法拒绝味道,味道直接渗进人心,鲜明地决定人的癖好,藐视和厌恶的事情,决定欲、爱、恨。主宰味道的人就主宰了人的内心。当葛奴乙走下马车的一瞬间,因为身上香水的缘故,所有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貌似上帝已经来到他们身边,而自己正是他虔诚的信徒。葛奴乙把精心从被害少女身上提取调制的香水洒到手帕上,国王一般,优雅地轻轻一挥,所有在场的人几乎就要窒息,包括刽子手和教宗都不禁惊呼,他是天使,他是无罪的,然后众人开始宽衣解带,开始抚摸、拥抱对方,偌大一个广场变成了露天狂欢的所在。
5.《明亮的星》
灿烂的星!我祈求象你那样坚定——但我不愿意高悬夜空,独自辉映,并且永恒地睁着眼睛,象自然间耐心的、不眠的隐士,不断望着海滔,那大地的神父,用圣水冲洗人所卜居的岸沿,或者注视飘飞的白雪,象面幕,灿烂、轻盈,覆盖着洼地和高山——呵,不,我只愿坚定不移地以头枕在爱人酥软的胸脯上,永远感到它舒缓地降落、升起;而醒来,心里充满甜蜜的激荡,不断,不断听着她细腻的呼吸,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
6.《冷山》
空气在等待中一次又一次泪湿了树林、草木,忧伤始终沉淀在艾达的心底,犹如音符在黑白的琴键上沉思一般。远方的光线暗了下来,又是冰冷彻骨的一夜,希望那出征的人早日归还。
7.《绢》
白玫瑰远在关山之遥,是他隐秘而不可得的求告。红玫瑰近在咫尺之畔,是他大梦初醒的惊动和痛悔。然而岁月如流的冷酷之处在于,再好的爱情也会过去,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当这个男人坐在花园的椅子上,从雪地里那个雾气蒸腾的温泉开始,从东方少女幼嫩细滑的肌肤开始,向小花匠讲述他曾经如何地爱过以及被爱过的故事时,分外苍老。
8.《角斗士》
十年银幕偶像中只有角斗士英勇牺牲,而这也是被人们惦记的原因。卢塞尔克劳尔说:这部电影的结局必须以主角的死亡收场,如果你让马克西姆在结尾时跳起来说‘嗷,只是些皮外伤,快给我两颗阿司匹林。那么这场征程就无法圆满,他不可能跑出斗兽场买两快批萨,他必须追随妻子而去……
9.《怦然心动》
1对小孩,1棵树,特别简单的故事,讲得荡气回肠。教会你爱需要聆听。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一旦触及她的自尊,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相较之下,我们文化里的“爱”,似乎都要低到尘埃里。男人和女人的心智发育不对等。很好理解,小学生总是女生成绩比男生好。女生早慧,男生懵懂,于是女生往往先喜欢上男生。男生开窍,女生已经开始思考。所以,他们俩显出心智的落差,但不是品质的落差。最后,男孩在自己的思考之后做出了决定,勇于忤逆父亲,做出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判断,这就是成长。
10.《曾经》
一部17天在爱尔兰都柏林拍摄完成的纯粹的小小故事,纯粹得连我们的主人公都没有名字。一个在街头弹唱的男人邂逅了一个在街头买花的女人,两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故事。他失去了一个女孩,成天在街头用那把破损的吉他弹唱他破碎的心。她失去丈夫,这个捷克女孩带着家人来到都柏林,除了每天在街头卖花,也会抽空去一家好心琴店弹钢琴。因为音乐她们相识……电影里几首歌曲非常赞。
11.《爱在日落黄昏时》
有一天我也要在莎士比亚书店的阁楼上坐上一会儿看一看河水,看一看墙壁上挂着的盖茨比的海报。沉默地抚摸一下书脊,想到几十年前的海明威还没写太阳,过着没离婚饿肚子的好日子,那么多年故事衍生了故事灰尘混合了幻想,有一双眼睛每次都能穿透黑夜神秘而疲惫。
12.《漫长的婚约》
微弱却坚定的思念,照亮黑夜。那个叫马蒂尔的女孩,跛着脚跑上前去,思恋像一根线,拽着她的心在大海的浪涛声中不得安宁。我喜欢马蒂尔跟自己打赌时的执着:“若叫我吃饭之前狗狗进来房间,说明马奈特还活着”“若我比汽车先到达转弯口,说明马奈特还活着”“若我数到七火车还没到山洞,那么马奈特还没死”。这个傻姑娘就靠着这些挽救自己内心的希望之火,走遍了每一个可能有未婚夫消息的角落。在她心里只记的马奈特在灯塔上给她的情话,那个代表“马奈特娶马蒂尔”的“MMM”符号以及那只飞翔的信天翁。
13.《瓶中信》
美丽的海滩,悠扬的乐声,以及每一个朝霞漫天的清晨和渔火点点的夜晚,让这个爱情故事无限温柔和令人憧憬。一个漂流瓶和一封写给亡妻的信道出了一个男人最深沉也最令人感动的情思。大海之滨有一个深情而孤独的男人——这样一种情境估计会令很多女人心醉神迷昏头昏脑的,全然不顾也许海的那边不过是一个猥亵肮脏的糟老头。拍电影的人显然深知女人的感觉和想法,所以电影在行云流水和举重若轻之间就勾勒出这样一幅动人的场景,再加上来自大海深处的爱情宣言,女主角孤身前往,在看电影的人看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14.《锈与骨》
拳击手夜遇泡吧妹,如果仅仅停留在上半身,这将是一部乏味的色情片。但是它的大胆之处就是女主角没有腿,而镜头也没有回避残缺的身体在性高潮时的颤抖,反而将它拍得真实且别具美感。两人第一次做爱,玩的很嗨,没有双腿的羁绊,猛男反而刺探得更加深入,然而,他们没有接吻。第二次,女主角半夜尿急,匍匐着爬向厕所,她悄无声息,害怕枕边人看到自己的模样。男人终于还是醒了,他没有像看到贞子那样大惊失色,而是淡定的将她抱起,放到马桶上,等她尿完,再抱回床上。这是十分粗鄙的一幕,导演要有多么无耻多么不要脸,才能把这么狼狈不堪的私生活搬上大银幕——厕所,尿液,断腿的女人,露着大鸡吧乱晃的男人。这是小清新们永远无法承受的性感,是华服掀开后,露出体味浓重的肉身,却依然紧抱的性冲动。因为在这粗粝中,有生活沉重的喘息,而生存,活着,繁殖,本身就是最惊心动魄的性感。最后女主角趴在强壮的男人身上,像两只冬眠的动物,这时候,他们在接吻。
15.《本杰明·巴顿奇事》
生命中如此纷繁复杂的交错只用一次逆行就被表现得一丝不挂,灵与肉从来没有如此残酷地隔离开来讨论,一览无余的同时再一次心悸于芬奇的牛逼。有的人跳舞,有的人是母亲,有的人是艺术家,有的人游泳,有的人被雷电击中七次……有的人则是寻找自我的观察者,他的名字是本杰明巴顿,他最终迷失在支离破碎、以他婴儿般大脑不堪负荷的记忆里,忘却烦恼滋味,在交织的爱意和温暖中再入轮回。
16.《:皇家赌场》
听说多年前,当丹尼尔克雷格乘着游艇参加新闻发布会时,记者挑衅的问道:为什么想出演邦德。他几乎是咆哮着反问:“Whynot!”还有在皇家赌场拍摄期间,无数小道消息,说克雷格磕掉两颗牙或者克雷格居然不会开自动挡,但影片上映后,那些等着看笑话的嘴脸都僵硬了。另外伊娃格林真美得像只猫。
17.《恋恋笔记本》
如果我爱你,会持续天给你写信,会信守诺言建筑我们的爱巢,在有人要卖下它的时候举枪把他赶跑。会看着你入睡,会在你起来时于你枕旁放红色的小花,会在你失去记忆以后不厌其烦的给你讲我们的故事。那个关于你可以和我约会吗的乡下小伙爱上城里姑娘的故事……
18.《大河恋》
作为牧师的父亲宣称:“宗教与钓鱼是一回事”,布道是在教堂传播上帝的人间福音,而钓鱼,则是在大河之上聆听上帝的自然律法。他说:钓鱼作为一种技巧是可以学习的,但钓鱼作为一种艺术是无法学习的,那需要另一种方式。他拿出摇晃的钟摆,让两个孩子按照音乐中四拍的节奏去甩动长长的鱼线。以这样一种既刻板却也优美的方式,一种寓自由于规则的方式,教会两个孩子钓鱼,生活。
影片中那抛入大河中的鱼线要长得多,甩出去的弧线也更为优美。这是整部影片的华彩——每当鱼线被甩出去,那美到忧伤的音乐便会响起,而镜头随即也会放慢。于是,你看得清鱼线在空中舒展、旋转、直到落水的全部瞬间。重新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每每鱼线被顺利地甩出去,我的唇角总禁不住流露微笑,而眼眶却滢然。
作为回忆者的诺曼亲眼见证了弟弟保罗的高超飞钓技术,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叛逆,也见证了他的沉沦与沉迷。是的,俊美的保罗就是人间的金色艺术品,而作为他手足血脉的诺曼,却从未能真正理解那艺术背后的幽然暗影。直到父亲跟诺曼说:“在我们生命中,有那样一些人,无论我们与他们有多亲近,无论我们对他们有多关切,我们仍旧无能为力。可是后来,我开始明白,无论我们对他们有多么地不了解,我们至少还可以爱他们。”这爱,是亲情,但又不只是亲情。
父亲是米苏拉镇基督教长老宗教会的牧师,他的爱,看得更高、也更远。
19.《搏击俱乐部》
人分裂出不同人格的情况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这不是精神病的一种,是一种心理障碍的体现。当一个人身体中的多重人格可以互相察觉互相存在甚至沟通的时候,就是所谓的“并存意识”。爱德华·诺顿在影片中甚至没有真正的名字,活得庸庸碌碌、了无生趣。当他空虚到极点的时候,便开始失眠。电影背景中不断重复、把人逼疯的旋律就是他生活的写照——无聊。在冥想时,诺顿发现自己内心的映像是一只企鹅,这便是让他痛恨的自己。那些在冰川上成群的企鹅,正如千人一面的上班族,穿着紧绷绷的小黑西服,盲目的从一个地方奔向另一个地方。不同的时差、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国家,让他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他幻想着飞机出事,却没勇气去死。于是,那个英勇、不可一世、与众不同的自己适时地出现了。这个男人是诺顿一直梦寐以求的形象——帅气的外形,天然的幽默感,聪慧机敏,总是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且全力进攻。泰勒·德顿的问题总能泄露诺顿的过往和心声。他曾问诺顿,“如果让你选对象,你选择和谁打?”诺顿的答案是“老板”,泰勒则说是“我老爸”。“搏击俱乐部”原本属于一场双重人格患者的自我救赎,大卫·芬奇也安排了光明的结局,却让很多观众难以接受。当泰勒·德顿,也就是布拉德·皮特出现时,电影就开始失控了。皮特魅力四射的光芒几乎遮盖了一切,他似乎远远超过这个人物最初设定时所要达到的目的。大卫·芬奇本想塑造出一个人见人爱的形象,然后把他一拳击溃,捧上自己的最终目的,也就是电影的初衷,“爱如死之坚强”。可是嗜血搏斗的发泄场面,不知道迎合了多少深处压抑环境中的观众,挖掘出他们的愤怒,一一击灭。人们都开始被泰勒这个角色迷惑,衷心地爱上了这样的生活和痛苦带来的平静和甜蜜。就像诺顿一样。可以说,这个角色不仅脱离了诺顿的控制,也脱离了芬奇的控制。整个电影都笼罩在皮特穿着暗红色皮夹克,叼着烟,斜嘴一笑的光芒中。(感谢:九尾黑猫)
20.《燃情岁月》
生命是一场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将自己交予了俗世,用别人和社会既定的轨道牵拌自己前行,而内心的声音,早在懂得谄媚于人之前就消失殆尽,又或者,永远在耳畔孤独的回响。
我们无法抵挡Tristan从原野上策马呼啸带来的狂野,无法阻止Alfred带着文明进程的光环在人群中脱颖,无法拦截单纯的Samuel走向他并不了解的战火并失去生命,编剧选择了Susan去承受这一切,在她的时间坐标上,上校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现陨落,但每个人都背负着她无法实现的希望,胶着一生的爱恨和等待,在时间和命运捉弄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自由的气息是残酷的,Tristan流淌着熊的血液,追逐着自己的冲动。在Samuel的墓前痛哭的男子,长发飘扬,柔情似水,任何女人都难以逃脱那样深情地懦弱,susan也不例外。爱上狂野的自由,就意味着接受他残忍的选择,“即使我有了孩子,你还是要走吗?”Tristan几乎没有迟疑的翻身上马,尘土飞扬中抛下流涕泗流的爱人。他是爱她的,我坚信。只是,自由的天性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如此又怎么能顾全爱情的美满?年复一年的等待,只有莫名的玩意从孤岛或荒地寄来,还有铺天盖地的寂寞和深入骨髓的绝望。她没有想到过还有重逢,“永远太远了”,这是Susan的借口,因为那个以为永远到不了的等待终点居然出现了。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她的后悔和惊异,命运是如此的捉弄,小伊莎贝尔的礼服、跨坐在Tristan脖子上玩耍的samuel,那原本都是她的,熬过了那些年空洞无望的等待,还要忍受将爱人和梦想拱手送人的悲哀。
susan身上流淌着我们自己的影子,因为爱和梦选择坚持,因为理想太遥远而不得不放弃,因为我们不是坚定地追随自己内心声音生活的俗子,所以不能像小伊莎贝尔那样,从小就坚持“他是我的男人”并固执的等到了那一天。或许,时间再开一个玩笑,让我们像susan一样,总是错过最爱的人,总是和最美的梦想擦肩而过,于是相信缘分和等待,从哭着嫉妒到笑着羡慕,安慰自己平淡就是真谛。
而那些咆哮着的声音,压抑在心底,总在深夜不断响起,所以,爱上他乡的秋日传奇,感动于自己的燃情岁月。
21.《时时刻刻》
这可以是任意季节任何人的一个午后,三个不同的女人,同样都被潮水吞没,穿过明晃晃的阳光,是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也许女人都是忧郁、脆弱而神经质的,但影片中三个出色的女演员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展现出了女人脆弱而坚强的迷人一面。不论是最后沉入河底的弗吉尼亚,还是自杀未遂的劳拉,亦或是失去爱人的克拉丽莎,她们都深爱着这个世界,极力想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不论她们选择了怎样错误或是正确的方法,她们都不断争取,就算陷入绝望,沉入水底,她们仍旧勇敢。愿宁静降临在这个午后。让我同三位美丽的女人一起邂逅达洛维太太,享受与她共同度的时光。
22.《晨曦中的女孩》
这样的电影,你是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的。我只想记住奥罗尔的笑容,和花朵一样的可爱摸样。“我喜欢蝴蝶,因为它们也喜欢鲜花,鲜花也喜欢妈妈……记住,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是你的一缕阳光,而且我像以前一样牵着你的手去找月亮……”奥罗尔写给妈妈的信让我忍不住流泪。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追随妈妈而去。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最终,忍受着贴身摧残的家庭虐待,镇上人们的胆怯和牧师的纵容,让晨曦中白鸽落下的错觉成为奥罗尔见到的唯一一丝光亮。
23.《廊桥遗梦》
私奔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或许,他们曾经后悔不已,或许他们早已释怀。只有开始没有结局的爱情令人为之遗憾,但或许,也正是没有下一步,他们才能把爱珍藏多年,此情可待成追忆,即便当时已惘然。
24.《飞屋环游记》
在电影中,老爷爷Carl和小男孩Russell与邪恶探险家斗争之而勇救神奇大鸟是皮克斯讲给孩子们听的传奇,而Carl和妻子Ellie平凡琐碎却又令人动容的爱情则是皮克斯馈赠给大人们的童话。你是否也曾遇到过一个无知无畏的小女生,大声嚣张地对你说:Ilikeyou;你是否曾遇到过圆脸的小男生,他充当你的保护神却在你面前惟命是从。是否还记得小时候,飞翔都是我们最本然的梦想,冒险是我们从一个院落到另一个院落的追逐。当Carl独自拖着渐行渐沉的屋子一步一步最终到达瀑布边,翻开原本空白的温情色彩的冒险日记本,发现后面竟被妻子贴满了自己和她的照片。我的眼泪早已不能自已。
25.《美国往事》
这不是一篇浪漫的童话,那是泛黄的日记本上一段遥远的回忆。或许当罗伯特德尼罗淡淡地说出那句:“每晚我都会读圣经,每次我都会想起你……”时,观众心中还难以激起太大的波澜。但随着泛黄的书页无声地翻过,时光的流水一去不回地将所有人带向了岁月的彼方。曾经的告白浮现心头,曾经的心情又荡起一圈圈涟漪,曾经的容颜和画面依然清晰……但所有的曾经都已不复存在。往事就是这样,只有当回忆的碎片又被撩起,那些失落的语句才突然美得让人心碎……
26.《钢琴课》
雾蒙蒙的海滩上孤零零的躺着一架破旧的钢琴,浪花猛烈地拍打着它早已残破的身体,剩它自己在风中战栗无所依傍。随着镜头的拉伸,一个黑衣女人的背面映入视野,不用看正面也能知道她与那架被遗弃的钢琴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这背影太孤独,刺穿了我的心,这份孤独融进了灰暗的天气里,雾蒙蒙一片混沌不清。贝因和斯图尔特不同,他是个野蛮人,什么也不懂。但是,当钢琴被遗留在海边的时候,只有他发现了艾达的无比惆怅。他带她去了海边,在那里演出了电影史上一个绝佳的经典场景,面朝大海艾达弹奏了那首theheartaskpleasurefirst,汹涌而热烈的音符飘在空旷的海滩上,小女儿在风中翩然起舞,那个野蛮的男人也被这畅然的乐曲所吸引,于是生命在那一刻变成了梦境,永远也醒不来。
27.《黑天鹅》
做事最重要的是忘我,无论是搞艺术,搞工作还是搞姑娘,都应该有这种精神。若不忘我,那便是还么有达到最佳,还有底线,还有可以发挥的余热。电影讲述的正是艺术家对自我世界的探索,为了最后那句“我完美了。”而不惜一切代价。从《这个杀手不太冷》到《黑天鹅》娜塔利波特曼在浮躁的好莱坞,俨然已经是优雅,知性和品位的代名词。
28.《春光乍泄》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寂寞洪荒,就这样留在我们心底,不晓得现在是否还会有许多年轻人去看这部《春光乍泄》,然后回来告诉我说:“我终于也看了许多遍,记住所有台词,为张国荣的淫靡之气倾倒,还有梁朝伟的沉重与幸福,他最后真地自杀了吗?为什么?”可我知道,以后会来问的人将越来越少,犹如世界尽头的那一记呜咽,终究会有个收尾。寂寞如香烟,放在一起搭个火,给对方抽一口,马上就变暖了。画面亦是从黎耀辉最后一次听到何宝荣说:“不如我们从头开始。”时,有了色彩。
29.《黑天使》
影片最牛X的镜头是纪录片里丁度叼着雪茄给女演员的臀部补妆,就这个镜头就够影评人演绎的了,一个文明的社会性必然是宽松和坦然的,只有变态的社会才压制老二的勃起。当性感的意大利美男子加布里·艾尔加高出现在大银幕上,女性观众不会无动于衷,威尼斯街头向他索要签名的女孩们代表着人类共同的审美,美不仅是相貌,也包括性。在她们被要求矜持的男性社会原则之后,我看到的是她们涌动的暗流,女性没有主义之惑,作为被动的接受体,寻找狂欢的路才是正道,丁度始终站在赞美性和性器的立场,在金黄的色调里,那茂密就像秋收前的麦田,等待那个收割的人!
30.《天堂电影院》
对于一个男人最纯洁的莫过于家乡,童年和初恋。哪怕是忍受醉鬼父亲的拳头后又关进漆黑的大衣柜,又或者亲眼看见自己的玩伴被火车碾过。童年就是童年,那个操蛋的童年!
来自:布拉德·跳票豆瓣相册,略有删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相册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