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睡眠
大家都想能“说睡就睡着”!
然而有的朋友
也是睡了一整夜
第二天却……
什么样的睡眠
才能被称为“好的睡眠”
一般来说好的睡眠往往要有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一个周期性的、动态变化的、完整的睡眠周期,包含占比20%的“快速眼动睡眠”和占比80%的“非快速眼动睡眠”。
国际睡眠医学学会将睡眠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每个阶段约80-分钟。
过短的睡眠时间会破坏睡眠周期的完整性,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保证睡眠时间,是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手段。
大家平时可通过以下5条标准来评判自己的睡眠质量。
01.入睡时间是否超30分钟一般情况下,在30分钟内睡着的基本是正常的快速入睡。如果几分钟就入睡了,有可能是太累了,也有可能是发作性睡病等。
但如果超过1个小时还没有入睡,有可能是太多的烦心事引起心理焦虑、入睡慢或者失眠等。
成人每天应睡眠6-9小时。
02.做梦是否没完没了正常人都会做梦,时而也会记起梦,在睡眠过程中没有惊醒或者偶尔惊醒,这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自我感觉从入睡到清晨起床一直做梦,而且经常做噩梦,或者在睡觉过程中因为做梦而惊醒,导致再想入睡很困难,这种表现就意味着睡眠质量不好。
03.早晨能否几分钟内起床一些人早上醒来有赖床的习惯,不愿意起床,想在床上多休息一会,总感觉没有睡饱,或者即使起来了精神状态也不好,总感觉疲乏,这意味着睡眠质量不高。
而醒来以后能够在几分钟内起床,并且感觉全身轻松,精神状态良好,这表示睡眠质量很好。
04.工作效率是否良好一般来讲,较差的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如果白天工作的时候非常精神,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没有困意,那就证明前一晚睡眠质量很好。
反之,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中丢三落四、总感觉昏昏沉沉,那可能是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
05.半夜是否经常易醒一般来讲,在非睡前饮水过多和没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睡眠质量高的人,基本是一觉到天亮,半夜不会被外界轻微嘈杂声吵醒,也不会有噩梦惊醒。
反之,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容易察觉或者吵醒,这种睡眠质量就不太好,基本是浅睡眠比较多。
良好睡眠
怎样获得
睡觉前1小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不要做也不要想。关掉手机、电视和电脑,眼睛看太多屏幕会疲劳和敏感,因而使我们难以入睡。
睡觉前不要喝咖啡、喝酒、吸烟、吃安眠药、油炸食品,这些会不同程度地使人兴奋,影响睡眠。如果真的需要喝点东西,选择白开水或牛奶。
冲个澡,根据季节调整水的温度。沐浴完,整个人就会放松下来,会提高睡眠质量。
有条件的可以把室温调到人体适宜的温度,一般是23~26摄氏度。
控制睡眠时间,保证有效睡眠。每天不低于6小时,不高于9小时。
听轻音乐。轻音乐可以帮助人心情舒缓,更容易入睡。可选择海浪、树叶随风摆动、下雨等轻音乐。
练习深呼吸,慢慢扩张你的胸腔,吸入空气,然后憋气一会,再慢慢呼出空气。重复五六次,你会感觉很放松,可以帮助睡眠。
如果躺在床上超过一个小时也睡不着的,那就起床,在房间里走上两圈,舒展一会儿再躺床上睡觉。
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获得健康睡眠,如合理使用褪黑素、采用光照疗法等。
文字来源:广西疾控、陕西百姓健康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