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青山教授谈失眠的针灸治疗

  失眠,在传统中医学中又称为“不得卧”“不得眠”“不寐”“目不瞑”,是指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很多重度失眠多梦患者,长期得不到治愈或改善,形成对睡眠的一种恐惧感。因此,治愈心迫切,经常大量使用安眠类西药(如地西泮即安定片、氯硝安定、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虽然,从暂时来看,能得到一定的效果。但长期大量使用,不仅副作用大,损伤肝肾脏腑,降低白细胞,而且极形成对药物的依赖,一旦中断药物,失眠的症状就会反复复发,甚至更加严重。这也是许多失眠患者难以治愈的根源。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安全、疗效肯定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是一种自然疗法,旨在恢复大脑的自我调节功能,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现已在国内外临床广泛使用,疗效较为肯定。此外,帮助病人排除烦恼,配合适当体育活动,对本病的恢复有所帮助。

  针灸治疗本病的特色疗法有哪些呢?

  1.针刺疗法

  《灵枢?经脉》篇中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说:“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逆顺出入之会。”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病的目的。不寐的原因主要在于神不安,因此针灸取穴多取具有安神作用,且穴名冠有“神”字的腧穴,如神门、四神聪等。

  2.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以毫针、皮内针、艾灸、激光照射等器具,刺激耳部特定部位,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十二经脉均循行分布于耳廓周围,耳通过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连接。所以刺激耳穴,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作用。临床常取神门、肾、交感、皮质下、脑、心等耳穴。

  3.艾灸疗法

  艾灸是指利用艾叶等易燃材料或药物,点燃后利用其余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百会、气海、关元,背腧穴等为常用选穴。个人简历CurriculumVitae

  纪青山,汉族,年出生,吉林省榆树县人。长医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吉林省针灸学会顾问,曾任长春中医学院针灸骨伤系副主任兼东北经络研究会副秘书长,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长春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的50余年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20部,研制的“经络腧穴智能模型”获卫生部乙级成果、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经络感传的研究”获吉林省一等成果奖,培养硕士研究生15名,参加全国师带徒第3、4期。行医以“为患者解除疾苦”为己任,对经络、穴位、针刺手法、刺灸法等方面都有深刻见解,并发表大量的学术论文。

  出诊信息:周一至周五上午,国医堂(四楼)B诊室。

  文字:纪青山教授工作室

  编辑:姜旭阳

  审核:韩 雪

长医院

服务号预约挂号线上咨询网络门诊报告查询订阅号专家简介出诊信息

医院动态健康科普

本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cs/103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