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孚医药出版社在睡眠本质和科学期刊发表了最新文章氟伏沙明对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一项为期8周、开放标签、基线对照的研究,其内容摘要如下:
1背景和目的:
氟伏沙明可以通过显著提高血清褪黑素水平,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然而,仅有少量研究评估了氟伏沙明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氟伏沙明在8周治疗中对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特征的影响以及持续性失眠对抑郁症预后的影响。
2方法:
31例伴有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参加了这项为期8周、开放标签、基线对照的研究,23例患者完成了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为期8周的氟伏沙明治疗。他们在基线和所有随访点(第14、28、56天)都接受了以下评估:PSG、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RatingScaleforDepression[17items],HRSD-17)、临床整体指数(ClinicalGlobalIndex,CG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和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SleepinessScale,ESS)。在基线和终点(第56天),均有HRSD-17睡眠干扰因子评分≥4的抑郁症患者被定义为伴有持续性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3结果:
与基线相比,所有随访点的3期睡眠百分比均显著增加(F=11.,P=0.);所有随访点的快速眼动睡眠百分比均有所下降,而且第14天和基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3.,P=0.)。在治疗终点,47.8%(11/23)受试者达到临床缓解,60.9%(14/23)受试者的失眠改善。持续失眠组的抑郁临床缓解率显著低于非持续失眠组(11.1%[1/9]vs71.4%[10/14];χ2=8.,P=0.)。此外,首次临床评估(第14天)中,失眠改善患者的最终抑郁症缓解率显著高于失眠未改善的患者(80%[8/10]vs30.8%[4/13];χ2=5.79,P=0.)。
4结论:
为期8周的研究中,氟伏沙明改善了PSG参数,同时改善了主观的失眠症状。此外,伴有持续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结束时仍有较高的抑郁风险,这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第14天的睡眠状况进行预测。
5关键词:
氟伏沙明,抑郁,失眠,多导睡眠图
//德孚论文视频小程序上线啦!
请扫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