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小科普第5期失眠的诊断与评估

老师,之前有一期提到了失眠的原因,我想到自己经常在第二天要出成绩时,当天晚上往往睡不着,会想很多,这是失眠吗,情况严重吗?

说到这儿,不如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失眠的诊断和评估~

01

诊断标准

根据ICSD.3,慢性失眠症诊断标准如下,且标准A~F都必须满足:

A.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1条或以上:

(1)入睡困难;

(2)睡眠维持障碍;

(3)早醒;

(4)在适当的时间点不肯上床睡觉;

(5)没有父母或照顾者干预难以入睡。

B.患者报告,或患者父母或照顾者观察到患者存在下列与夜间睡眠困难相关的1条或以上:

(1)疲劳或萎靡不振;

(2)注意力、专注力或记忆力下降;

(3)社交、家庭、职业或学业等功能损害;

(4)情绪不稳或易激惹;

(5)日间思睡;

(6)行为问题(如:活动过度、冲动或攻击性);

(7)动力、精力或工作主动性下降;

(8)易犯错或易出事故;

(9)对自己的睡眠质量非常关切或不满意;

C.这些睡眠或觉醒主诉不能完全由不合适的睡眠机会(如充足的睡眠时间)或环境(如黑暗、安静、安全、舒适的环境)解释。

D.睡眠困难和相关日间症状至少每周出现3次。

E.睡眠困难和相关日间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

F.睡眠困难和相关的日间症状不能被其他的睡眠障碍更好地解释。

02

失眠评估

睡眠状况的临床评估是临床诊断和合理治疗方案制订的基础,包括临床大体评估、主观测评和客观测评。

1.临床大体评估:

(1)主诉:如失眠的具体特点、日间症状及其基本表现和持续时间。

(2)睡前状况:从傍晚到卧床入睡前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3)睡眠-觉醒节律:了解患者日常作息习惯,初步评估睡眠-觉醒规律,排除各种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

(4)夜间症状:从入睡到清晨醒来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与睡眠相关的且可能影响睡眠质和量的某种睡眠、神经或精神疾病,需要明确病因。

(5)日间活动和功能:包括觉醒和(或)警觉状态、情绪状态、精神痛苦程度等。

(6)其他病史:评估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疾患及治疗情况,应激事件以及生活和工作情况。对女性患者,还应评估月经周期、妊娠期和(或)更年期。

(7)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精神检查。

(8)家族史:重点是一级亲属相关病史。

2.主观测评工具:

(1)睡眠日记:以每天24h为单元,记录每小时的活动和睡眠情况,连续记录时间是2周(至少1周)。

(2)量表评估: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

Epworth嗜睡量表(ESS)

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

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EQ)

睡眠不良信念与态度量表(DBAS)

广泛焦虑量表(GAD7)

3.客观测评工具:

(1)多导睡眠图(PSG)

(2)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

(3)体动记录检查:评估睡眠-觉醒节律。

PSG、MSLT和体动记录检查并非失眠的常规检查。合并其他睡眠疾病、诊断不明、顽固而难治性的失眠、有暴力行为时应考虑这些辅助方法。

哦,好复杂的诊断流程和评估过程呀,感觉好难记……

这还只是一部分呢……仔细看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诊断时还应注意与其他的疾病鉴别诊断,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当怀疑自己被失眠问题困扰,还是尽快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吧!

首发

王心怡

作者

王心怡刘锐

插图来源

网络

题图来源

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bj/93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