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达达看电影印尼屠华之沉默之像

大家好,我是达达!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一部纪录片:《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影片背景及其诞生------年到年期间,印尼华人曾经遭遇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具体有多少人遇害已经很难统计,有人估计在几十万,有人则估计多万乃至万(被杀害的总人数)。当时军方发动政变,随后清洗共产分子。但由于雇佣流氓组织执行屠杀,很多和共产党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包括普通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都被扣上共产分子的帽子而被残忍杀害,而华人则是最大的受害者。50多年来,这段黑暗血腥的历史被深深埋藏,不但外界了解甚少,就连印尼人自己也不太清楚。美国纪录片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JoshuaOppenheimer)在印尼拍摄十多年,把当年这段历史拍成了两部纪录片。其中的第一部叫《杀戮演绎》(TheActofKilling),获得了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而第二部《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后也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这两部片子第一次让外界广泛而系统地了解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也在印尼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上次为大家介绍了第一部《杀戮演绎》(TheActofKilling),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二部:《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沉默之像》是由丹麦、芬兰、挪威、英国、印度尼西亚联合制片的98分钟纪录片。该片同样由美国纪录片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执导,于年8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该片从施暴者角度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印尼大清洗运动中针对所谓“左翼人士”的残忍屠杀。《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其它译名有《沉默的眼睛》、《沉默一瞬》、《沉默的样子》、《沉默之样》------年,印尼政府被军人武装势力推翻,新政权一上台便着手展开一场针对左翼党员及其支持者、以及对印尼华人的残酷大清洗。实际上,任何未表现出坚决拥护新政权态度的人,都被列入了这场清洗范围之内。在短短一年内,至少五十万人遭到屠杀。阿迪的哥哥在年印尼屠华事件中被杀害。年,44岁的阿迪和他幸存的家人在观看重演当年事件的影像后,直面当年杀害他们家人的凶手,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采访。阿迪是一名验光师,他经常是一边给这些人带上试镜架和镜片做视力检查,一边面对面质问各种曾卷入到他哥哥之死的事件当事人,他们如今已是老态龙钟、齞唇历齿。阿迪的母亲将近岁了,对于那场杀戮,她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她是少数能容忍印尼政府推行各种不合理制度的人,但另一方面,对于大儿子的死亡,她始终无法迈过那个坎,也无法解释内心的憎恨。最令人动容的,是阿迪岁(年)的父亲也出镜了,妻子熟练地打理着他的生活——由于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早已忘却了那场让他失去儿子的大屠杀。《沉默之像》中的“主角”,是年44岁的男人阿迪。他出生于印尼大屠杀事件爆发之后,他的哥哥拉马在年的屠杀中惨遭杀害。穷困的父母背负着巨大悲痛,抚养小儿子阿迪长大,在阿迪看来,是他代替哥哥承担起了家庭重任。起初,阿迪并不知道那场悲剧的来龙去脉,但当阿迪在奥本海默的引领下,试图找寻当年杀害哥哥的凶手。不过,阿迪参与这部纪录片的根本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复仇,更不是为了控诉,而是通过这个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行为,向当年的肇事者表明一种态度。值得注意的是,镜头前的阿迪,语气里自始至终都透露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调查过程中,他没有指责任何人。对于阿迪的过分淡然,奥本海默多少有些意外,但也接受了这个事实。按照他原本的预期,阿迪会对家庭创伤极为在意,从而构建历史与现今的情感连接点,可效果远非如此。《沉默之像》抛出了很多令人震惊的历史资料,揭示出印尼当局在描述历史时的谬误,甚至还对右翼言论给出了客观评述,但阿迪听到这些事实的时候,却一边露出惊讶的表情,一边微笑,他身边的儿子愉快地背诵历史课文,教科书上的结论是:当局是以民主的名义消灭了那一百万人。对局外人来说,这种论断意味着印尼的社会近乎停滞。纪录片《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中的阿迪·拉昆(AdiRukun)。获得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杀戮演绎》(TheActofKilling)及其最新续作《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片尾都出现了一个格外令人不寒而栗的时刻:几十位剧组工作人员均没有名字,以“匿名”代替。第一部《杀戮演绎》,记录了印度尼西亚大屠杀的刽子手!自年开始,有数以十万计的人在这场屠杀中遇难,而在镜头面前,这些刽子手骄傲地重新演绎了残忍的杀害过程,他们从未遭到惩罚,甚至享有权力和声望。第二部《沉默之像》,则展现了大屠杀受害者亲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公平待遇。片中主角是温和的眼镜师阿迪·拉昆(AdiRukun),他的兄弟在那场大清洗中遇害。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JoshuaOppenheimer)从十几年前就开始筹划,在遇害者的家人中收集故事,计划拍成一部纪录片。但开始采访不到一个月之后,受访者们纷纷受到威胁。于是奥本海默转而先拍摄了《杀戮演绎》,并且出于安全考虑,在该片发行前完成了《沉默之像》的拍摄。之后他离开印度尼西亚,并且听取人权专家的建议,不再回到这里。11年前,一位著名的印度尼西亚人权活动分子惨遭毒杀,而这些暴行还在继续。而这也让人们担心,拉昆及其家人,乃至两部影片中匿名工作人员及他们几十位家人,是否仍然安全生活在自己的祖国。“我们试着弄清自己有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危险或威胁,”一位参与执导了两部影片的匿名工作人员说,“最后得到的回答只有一大堆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会面临危险。而这更让人担心。”这位工作人员是在家中通过Skype接受采访的,他与家人住在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岛上。他仍然十分警惕,力图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从不冒险到0英里以外的北苏门答腊(NorthSumatra),虽然两部纪录片都是在那里拍摄的。他也从不让人拍摄自己,不接受面对面的采访,更不去任何准军事部队成员可能出现的地方。不过,要保护拉昆及其家人免遭伤害又是另一回事了。《沉默之像》发行六个月前,奥本海默和工作人员在泰国与拉昆一家会面,讨论该怎样保护他们的安全。奥本海默希望让他们搬到欧洲去住几年,但拉昆一家不愿离开印度尼西亚。奥本海默建议推迟发行影片,直至那些刽子手都死光。“他们一家说,‘这片子应该现在就问世’,”奥本海默回忆道。拉昆一家最后选择离开北苏门答腊,搬到数百英里外一处地址保密的乡村。奥本海默说,为保护他们,人权律师与活动分子们在他们周围住了下来,高度警惕着任何威胁或恫吓的迹象。(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的真与假电影节捐助了美元,帮助阿迪·拉昆开了一家验光配镜店。)奥本海默说,迄今为止,他们未受到任何威胁。部分原因或许是因为《沉默之像》在印度尼西亚大受好评。要知道,一年半之前,印尼官方对大屠杀的否认似乎还是不可动摇的。《杀戮演绎》一度在这个国家地下发行,秘密放映。公开提起这部影片都存在风险;一位新闻编辑写了关于这部影片的影评,并且指名道姓地提到发起屠杀的准军事部队“五戒青年团”(PancasilaYouth),而因此遭到袭击。不过,奥斯卡提名令《杀戮时刻》获得了认可,也赢得了道德上的肯定,这为印度尼西亚首映《沉默之像》铺平了道路。影片在雅加达的公告牌上做了广告,吸引了成千上万名观众。首映结束后,拉昆的意外出现获得了观众们长达十分钟的起立鼓掌。在某种程度上,拉昆一家的悲剧是两部影片的催化剂。14年前,侨居伦敦(现居丹麦)的美国人奥本海默第一次去印度尼西亚,帮助受某种化学除草剂影响而濒死的种植园工人们拍摄他们建立工会的努力。奥本海默说,种植公司请来“五戒青年团”威胁这些工人,工人们只得迅速放弃了自己的要求。但这些工人迟疑地给奥本海默讲了这个准军事团体几十年前便开始进行的可怕谋杀,以及他们一手造成的失踪事件。“我意识到,杀害我的朋友们的,不仅仅是有毒物质,还有恐惧,”奥本海默说。工人们还说起一个人名叫拉姆利(Ramli)的人,他是这一带少数几个尸体事后被找到的遇害者。奥本海默与拉姆利的家人接触之后不久,军方令其他幸存者缄口不语。于是,奥本海默说,阿迪·拉昆敦促他试着将那些刽子手的罪行记录下来。奥本海默就这样做了,那些人的耀武扬威令他目瞪口呆。年,两个年长的前地区准军事组织领导人带他来到一条河边,热情地演示各种细节------他们当年是怎样把遇难者切成一块一块,甚至喝他们的血,这些人相信这些举动可以预防精神失常。这段情节也出现在《沉默之像》中,奥本海默说,正是这一幕启发了他拍摄这两部影片。在看过未剪辑的原片后,拉昆希望见一见杀害自己兄弟的凶手们。奥本海默考虑到有危险,一开始拒绝了,但拉昆一再要求他。剧组成员准确地预见到,在第一部影片中拍摄准军事组织的最高领导可以为第二部纪录片提供掩护:《沉默之像》中采访的较低级的区域成员相信,奥本海默是那些有势力上级们的朋友。两部影片带来的影响仍在继续。政治家佐科·维多多(JokoWidodo)意识到它们在平民中的重大影响,在竞选总统的宣传活动中承诺提高印度尼西亚的人权状况。尽管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International)表示,严重的虐待状况还在持续,他最终赢得选举。如今,大多数新闻出版物仍在呼吁政府直面过去,而这部电影,已在印尼一处军事指挥部放映。奥本海默说,他最珍视来自两部影片的制片人沃纳·赫尔佐格(WernerHerzog)的评论。赫尔佐格对奥本海默说,“约书亚,艺术不能改变什么------直到它最终真的促成了改变。”曾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刻划印度尼西亚年排华暴动的纪录片《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上映之时,印尼东爪哇官员禁止公开播放,理由是恐会引发动乱。美籍导演奥本海默(JoshuaOppenheimer)执导的纪录片《沉默之像》,从年印尼排华暴动幸存目击者的角度,揭露受害者家属追求真相的过程。印尼“多元基金会”(BhinnekaFoundation)原本规划在7个地方播放《沉默之像》。但据印《世界日报》报道,筹划人员向当地媒体表示,军方人员在放映日期前一天造访基金会,恐吓基金会不得播放影片。尽管如此,两处地点仍按照原定计划播放影片,但身穿制服的军人也出现在放映现场盯场。据悉,当地一间大学原本安排播放该片,但校方屈服于军方的压力取消放映会。当地军区指挥官古纳万(GunawanWijaya)证实军方人员曾警告多元基金会不要播放该片。古纳万说,他不清楚《沉默之像》的内容,但是他不能允许任何公开放映的影片散播被禁止的意识型态。他直言,共产主义者的思想不能出现在印尼,但他不憎恨共产主义者的后代!印尼年发生军事政变,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卡诺由于政治立场倾向于共产主义阵营,被军方将领推翻。时任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的苏哈托趁机夺权,接着在全国策动反共大清洗,造成许多华人被当作共产党员处决,至少有30万华人在反共清洗中丧生!年到年期间,印尼曾经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具体有多少人遇害已经很难统计,有人估计在几十万,有人则估计多万乃至万。当时军方发动政变,随后清洗共产分子。但由于雇佣流氓组织执行屠杀,很多和共产党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包括普通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都被扣上共产分子的帽子而被残忍杀害,而华人则是最大的受害者。50多年来,这段黑暗血腥的历史被深深埋藏,不但外界了解甚少,就连印尼人自己也不太清楚。美国纪录片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JoshuaOppenheimer)在印尼拍摄十多年,把当年这段历史拍成了两部纪录片。其中的第一部叫《杀戮演绎》(TheActofKilling),获得了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而第二部《沉默之像》(TheLookofSilence),后又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杀戮演绎》和《沉默之像》这两部纪录片,把目光聚焦在年印尼大屠杀,还原了这段往事。这两部片子第一次让外界广泛而系统地了解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也在印尼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沉默之像》是由丹麦、芬兰、挪威、英国、印度尼西亚联合制片的98分钟纪录片。该片由约书亚·奥本海默执导,于年8月28日在意大利上映。奥本海默早在10多年前就决心揭开印尼屠杀的真相。一开始,他把重点放在受害者身上,但是很多接受采访的人很快受到了人身威胁。后来,其中一个幸存者对他说,应该去拍那些施暴者。于是,他辗转联系上了几个当年的刽子手。出乎他意料的是,那些杀人者非常热衷于讲述他们自己杀人的故事,乐于吹嘘当年的“英勇”事迹,一点都没有感到不好意思。奥本海默提出要帮他们拍一部讲述屠杀的电影,请他们在电影里详细地重现当年自己杀人的场景。这些刽子手一口答应,沉浸在自己即将成为“电影明星”的幻想和喜悦之中。在他们的眼里,这样一部片子将会为他们树碑立传,成为他们的光荣传记。《杀戮演绎》这部纪录片,讲的就是这些“刽子手”如何以巨大的热情投入这部影片拍摄的故事;而他们绘声绘色得意忘形地描述的杀人细节,恰恰成为了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的铁一样的证据。片子的主角是安瓦尔·冈戈(AnwarCongo),他当年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刽子手,曾经亲手杀害了0多个人。对着镜头,安瓦尔讲起了自己杀人的经过。他说,一开始抓到人都是毒打至死,可是因为血溅得到处都是,就算清理干净,仍然留下腥臭的气味。也正因为如此,他那时从来不穿白色的裤子,甚至不穿白色的衣服,总是穿深色的衣服,“就像是去野餐一样”。后来,他从美国黑帮电影里受到启发,发明的一种新的杀人方法,就是用铁丝勒住对方脖子,这样杀人很快,因为对方根本没办法抓住铁丝挣扎,铁丝勒进了肉里,根本抓不住。他喜欢电影,喜欢猫王,“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奴,都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再算上演西部片的约翰·韦恩(JohnWayne)”。拍电影是他内心的一个梦,所以他非常起劲地配合电影的拍摄,每次拍戏都非常认真地挑选自己穿什么样的衣服。他说自己年轻时看了很多暴力片和西部片,但自己比电影里更加残暴。另一个主要角色是安瓦尔的好友赫曼·科托(HermanKoto),当年是行刑队长。谈起这些,他没有一丝愧疚。他甚至怀念起自己的年轻时代,叹息“人老了就稳重多了,年轻时要暴虐很多”。另一个行刑队员,阿迪·祖卡德里(AdiZulkadry),谈起自己杀人的情景也十分自得。他说自己在路上见到华人就杀,见一个杀一个,具体多少已经记不清了,但“肯定非常多”。他还说,“有次在往亚洲街那边走的时候,遇到了女朋友的爸爸。我的女朋友是华人,于是,‘镇压华人’运动就变成了‘镇压女友爸爸’运动。所以我也杀了他,因为他也是华人嘛。他摔进阴沟里,我用石头使劲砸他,然后他就沉下去了。”纪录片里的几个人,对于自己罪孽深重的过去有着不同的态度。主角安瓦尔手上沾着上千人的鲜血,大部分时候他看起来无忧无虑,对自己做的事深感自豪。《杀人凶戏》:《杀戮演绎》!纪录片拍摄完成后,导演奥本海默迅速离开了印尼,并且听取人权专家的建议,不再回到那里。由于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参与拍摄的几十位印尼籍工作人员不敢署名,在片尾字幕上以“匿名”(Anonymous)代替。但是神奇的是,这部片子在印尼并没有被禁。就这样,数百万的印尼人观看了这部片子,终于了解了自己国家这段残暴血腥的历史,同时第一次开始公开讨论这段历史。但印尼的血腥史又何止这一段?历史上他们多次对华人进行过屠杀和镇压。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年的5月,三天的时间里,数万华人受到有组织的攻击和杀害,而印尼政府对此采取了默许和纵容的态度。《杀戮演绎》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际电影节播放,拿了30多个奖,并且在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但是在印尼,当年的刽子手永远也不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而那些无辜送死的百万冤魂,将永远死不瞑目。唯一让我们稍感宽慰的是,因为奥本海默,和在他激励下的那些勇敢的印尼记者,这个国家黑暗的一页不至于被历史彻底遗忘。遗憾的还有,在印尼,国民历史教育对孩子们进行着黑白颠倒的洗脑,那些刽子手们,反而成为了民族英雄。纪录片镜头跟到Adi(阿迪)儿子的课堂上,老师生动地讲述着“九三〇事件”——“没有信仰的共党分子俘虏了六名军官,挖出了他们的双眼。”偶然的机会,Adi看到了另外一部同题材的纪录片《杀戮演绎》。片中拍到的杀戮者们毫无愧意,而是兴致勃勃地在回忆,甚至是表演起当年杀人时场景。杀戮者说——“我的手下不敢杀人,所以我像这样子掐住他的脖子,他的舌头伸了出来。我把他的肚子划开,肠子都流出来了。还有一个,我把他甩了出去,落地时头撞到石头,摔成两半。”讲起往事,滔滔不绝,面带喜色。目睹凶犯表演杀人全过程的Adi,沉默得如同一幅肖像画。沉默过后的Adi爆发了。Adi选择站了出来。因为谋杀他哥哥的人就住在街道的另一边,他们每天都见面,却没有人敢去追究凶手的责任。“我不能忍受我的家人朋友,还有正在长大的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惧和谎言中。”Adi直言——“我从来就没考虑过报仇雪恨,我想要的,只是让刽子手们承认错误。如果他们道歉,我也将选择原谅。只有这样,受害者家属才能与加害人家属一道,真正毫无恐惧和提防地共同生活。”他鼓起勇气挨个去跟杀害哥哥的凶手见面,而且这些凶手目前仍在印尼社会位居高位。某个凶手对Adi说,当年他们坚信只有杀了被害者,喝了血才能保持清醒,所以一定要杀人,还提起人血尝起来“又咸又甜”。“我带了一个杯子,割喉,然后把血接着,然后喝掉,我们都这么做。”“如果没喝人血的话,我们肯定会疯的。”还有一位当时的行刑队长,他对Adi说,这是政府让他做的,所以不是他的责任。当Adi接着质问他后不后悔时,他说——接着,Adi又去见了一位区域立法委发言人,也是当年的施暴者。这位发言人说“大屠杀是人民自发的行为。”甚至,在他看来,这就是政治,为了政治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政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让一个人理想实现的过程。”Adi同样也质问他后不后悔,他面目狰狞地威胁Adi——“如果你再一直找过去的麻烦,那历史一定会重演。”Adi见到的每一个凶手,都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政府、集体、制度、宗教来做挡箭牌。或是丝毫不觉得后悔,或是选择性遗忘。《沉默之像》由奥本海默执导。导演奥本海默(左)与剧中主角拉昆(右)出席首映礼。在纪录片中,拉昆(左)与当年指挥屠杀的军方将领(右)会面。年反华暴乱造成30万华人死亡。30万华人被指是共产党员而被追杀。印尼年排华暴动中,有30万华人遭杀害。纪录片《沉默之像》刻划受害人家属与凶徒亲人和解的故事,原定12月10日在印尼东爪哇省上映,当地军方人员却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由,威吓负责的基金会取消放映,结果只有2处会场在军人监视下,低调播出纪录片。《沉默之像》在印尼非牟利机关“多元基金会”筹划下,原定在于东爪哇玛琅市7地上映,惟基金会人员朱尼表示,播映前1日突然有军方人员上门造访,恐吓不得放映影片,结果仅有2处地点照原定计划播映,军人在场监督。朱尼表示对其中1场大学放映会因蒙受压力而取消感失望。印尼年发生军事政变,时任陆军司令的苏哈图夺权后策动反共大清洗,连非共产党员也遭殃,共30万华人被杀。《沉默之像》由曾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的美籍导演奥本海默(JoshuaOppenheimer)执导,追访华人阿迪·拉昆寻找杀兄凶手的过程。拉昆之兄被指支持印尼共产党,因而被杀,多名凶徒受访,详述当年如何割喉杀人并饮血,语带自豪。当中只有1名凶徒承认自己有罪,凶手女儿代父道歉,与拉昆拥抱,奥本海默称这是和解的模范。纪录片名称代表暴乱幸存者现时仍被迫保持沉默,以免惹祸上身。对于军方曾派员阻挠,玛琅军区指挥官维贾亚直认不讳,称禁播影片是担心引发社会冲突,并说共产主义思想不能在印尼散播。导演奥本海默暂未有回应,他此前曾劝喻印尼政府承认前任政府暴行,称影片面世不能归功于他,应归功于数百名挺身而出讲述当年暴行的目击者。同样的印尼大屠杀题材,同是记录真人真事,这一次角度换了人物也换了,镜头从郐子手转移到一位哥哥惨遭迫害的中年男子阿迪·拉昆。在《杀戮演绎》取得巨大国际反响并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后,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一下子跃入国际影评人视野。约书亚,拥有艺术学位,在哈佛大学学习电影,同时还是哲学博士,广泛的知识结构在他的作品中可以一瞥深度。从这一角度也可以解释,出生美国拥有德国血统的导演,为什么会对一个发生在遥远异国的历史大屠杀事件产生兴趣。前作“杀戮演绎”讲述了发生在年印尼军方独裁统治下的对“共产主义者”展开的百万大屠杀。影片中,当年参与屠杀的郐子手们,没有任何悔意,英雄一般接受导演的邀请走到摄像机前,他们重返屠杀现场,声形并茂在镜头前骄傲地展示当年的残暴杀戮。一部呈现人心之恶的作品,杀人者至今没有受到审判,受害者却需要隐藏和独自添对流血伤疤。“对于一个导演,如同所有深入调查世界者,面对眼前的问题,应该去创造最有深刻见解的现实。同样是人,却做出我们难以想像的暴行。由此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为谁而做?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想如何被世人看到?又如何看待自己?纪录片正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一种方式”,这是导演在阐述前作时的观点,对这部新片同样完全适应。《沉默之像》,是前作的一脉相承和深入挖掘,《杀戮演绎》呈现了建立在恐怖和谎言基础上的社会后果,而新片则讲述这个现实下一个幸存家庭的伤痛生活。同样的印尼大屠杀题材,同是记录真人真事,这一次角度换了人物也换了,镜头从郐子手转移到一位哥哥惨遭迫害的中年男子阿迪·拉昆。阿迪是一位走街串巷为人配眼镜的父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有年迈的双亲。他在哥哥被害后出生,没有直接经历那段残酷岁月,却接受导演邀请,勇敢地走到摄像机前。他在电视机前神色凝重一遍遍观看导演的采访录像,同时又借为这些年岁已高的杀人者配眼镜之际,四目相对找寻那段残忍真相。和杀人者直面交谈,这其中,谈话人有躲避者,否认者,发怒者,自得者……却几乎没有一个悔恨自责者。人性之恶再一次呈现,展示给观众的是强大的震撼,人性在制度和集体的疯狂下,在政府的宣传和极权下,善恶是非已经完全颠倒,极恶如同英雄般被炫耀,受害者却胆战心惊,害怕再次遭到报复。如同《杀戮演绎》,新作结尾打出字幕,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许多制作人员以匿名形式呈现。导演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证实:“拍摄这部影片的人不得不以匿名呈现,因为如果身份暴露将面临很大风险。印尼今天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导演还感谢阿迪的勇气,他因为参加这部作品作证历史遭到军政府的威胁,却依旧说服家人完成影片拍摄。为此,阿迪也不得不搬离曾经居住的地区,移居他乡。面对记者导演约书亚也很清醒,这部影片拍摄完我就意识到,我再也不能安全回到那里了。这段鲜为国际社会了解的百万大屠杀,在印尼本国被其中一些人们忽视,而被其中另一些人们刻意想要忘记,今天和平的表象下探讨这个还没有受到应有惩罚的印尼大屠杀的意义显而易见。影片获得了赫尔佐格,埃罗尔-莫里斯两位世界重量级纪录片大师担任制片的支持,影展媒体宣传手册上,赫尔佐格用“深厚,远见,惊艳”来形容新作,影片相对“杀戮”技术手法更加纯熟,执导更加精致严谨。最令观众震撼的在于它制造的强烈反差,镜头下热带植被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诗意而充满异国情调,仿佛人间天堂,生机和平。然而,与这平静画面形成醒目对比的是,是优美风景下曾经发生并且还没有真正消失的残酷暴力行为,那些面对历史罪行选择沉默的人们,那些还在这里舒适生活的郐子手,那些凭借暴力获得财富名利的杀人指挥者……。沉浸在导演刻化的暴行之后的沉默中,影片展示了大屠杀幸存者如何在一个充满杀人犯罪的环境下继续挣扎。片中主人公阿迪和不同杀手或者杀手家人间有过多次对话,每一次对话都是一次角度不同的真相探索:我们看到直接杀人者的理所当然,间接帮凶的抵赖和否定,杀人者家人和下一代的犹豫和恼羞……一个沉重话题,许多直面相对的尖锐问题,阿迪在杀手面前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在一种礼貌的语境展开彼此对话,导演设定的这个尊重,尊严,友好和耐心的底线,再次让这部影片给观众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受。影片主人公阿迪在影展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我不想要复仇,而是希望那些杀人者明白他们做错了。如果我们不能改变错误,至少电影对我们的孩子和下几代人起到作用”。在杀人者和被害者的直面交锋中,观众面对疯狂和杀戮陷入沉思……达达:我之所以推荐这部纪录片,是因为我觉得这部纪录片,对我来讲震颤人心!我感到,无论你以怎样的角度对此事件进行读解,政治层面、人性层面~但是关于这段历史,有必要首先了解和知晓,对于事件真相,更应深入认知。会有很多东西引发思考……我有我的解读,人类之大悲剧!另,年3月29日,我曾经发过过“跟着达达看电影:印尼屠华之《杀戮演绎》!今次趁着刊发第二部《沉默之像》时,对《杀戮演绎》内容再做整理,以便大家能够完整地了解这两部纪录片和这段历史、这个事件,特别是没有看过之前介绍《杀戮演绎》的朋友。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bj/8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