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失眠暗藏杀机,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导语

失眠与卒中的关系非常密切,失眠会引起卒中,长期失眠会导致卒中风险大增,而卒中会导致失眠,并加重卒中的病情,二者关系复杂,互为因果。

失眠是卒中的高危因素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据调查中国人有38%的人曾患失眠症,多半通过自我调适能很快好转,但如果长期存在就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对人体产生很多危害,这些危害主要包括:

1

长期失眠会使卒中风险增加4倍

科学家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7~8小时的人群相比,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中老年人发生卒中的凤险高4倍,尤其是对40岁以下的人而言。

2

肥胖症危险陡增

《美国人类生物学杂志》载文指出,多项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会改变常规食欲,导致过量饮食,进而增加肥胖症危险。

3

增加某些癌症危险

一项对名接受肠镜检查的参试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患者发生肠道息肉(肠癌前期)危险增加5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缺觉还会增加乳腺癌危险。

4

糖尿病危险上升

美国疾控中心年一项研究发现,睡眠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风险。年一项研究发现,睡眠太少会降低胰岛素敏感,增加糖尿病危险。

5

心脏病危险增加

《哈佛健康通讯》刊登一项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衰和心脏病发作关联极大。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危险分别增加48%和15%。

6

精子数量减少

年《美国流行病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缺觉会导致精子浓度降低29%。

7

早亡危险增大

《睡眠》杂志刊登一项涉及名男女参试者的为期10~14年的研究发现,男性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会明显导致死亡率升高。

从这些主要危害我们可以看出,其中2、4、5均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最终均可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的直线上升。

因此长期失眠的人应该高度重视自己的睡眠问题,否则它会累积最后导致成为一个大问题,对健康生活形成大的妨碍。

卒中后失眠很常见

近六成的卒中患者伴发失眠,失眠可加重卒中患者的躯体症状,影响康复过程,因此卒中相关失眠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病是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

失眠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症状。国内相关报道显示,卒中伴有失眠者占57.9%,与国外报道相近,远高于普通人群的发病率(9.0%~12.9%)。

失眠可加重卒中患者的躯体症状,增加发生其他精神神经症状的风险,进而影响康复过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卒中相关失眠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原因:

1、脑卒中患者发生失眠可能与其发生部位有关。

2、一些疾病因素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等加重了失眠。

3、脑卒中患者的一些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也会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

4、大量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类药物的应用也可以影响睡眠质量。

卒中相关失眠的治疗

治疗卒中伴发的失眠,首先要通过了解患者的睡眠史、用药情况、心理状况及多导睡眠图结果,明确失眠是由卒中本身引起的,还是由相关治疗药物的副作用或伴发的其他精神障碍引起的。

治疗失眠应当结合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并要注意药物治疗对原有疾病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不论脑血管疾病的类型或预后如何,医生均应给患者和其家属高度关怀,并给予情感支持,对失眠、焦虑、抑郁、易激惹等症状,应根据不同症状选用精神药物。

对于药物治疗,起始剂量一定要小,增量要慢,治疗量要低,并应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治疗卒中失眠的药物有:苯二氮卓类药(三唑仑、咪达唑仑)、非苯二氮卓类药(唑吡坦-思诺思、佐匹克隆)、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美替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辛)。

这些药在使用前,必须要让患者知情药物的疗效、可能的不良反应、必须遵医嘱服药等情况。

如何远离失眠?

1

查找失眠的原因

失眠发病的原因复杂多样,躯体疾病(尤其是各种慢性疾病)、酒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和滥用、各种精神疾病、一些特殊的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障碍、不安腿综合征等)均可引起失眠。

失眠的发生和持续还与遗传、一些个性特点、经历生活应激事件、压力太大(学习强度太大),以及对睡眠过分







































偏方制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cdyxf.com/smbj/5958.html

当前时间: